加强朗读训练,提升小学语文水平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上花小学 戴福发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训练项目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发展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们的语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通过朗读,可以把平面的文字化为立体的声音,使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具体可感。不仅如此,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会对阅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朗读是语言训练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和语文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以下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一些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感知语言,加强训练
       我有一个自己朗读时的经验,要想读得流利、有感情,就必须揣摩词句,领会意境,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朗读过程中,文章唤起记忆中已有的类似生活经验,会具体地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从中感受作品的语言、气势和文法,探索语言本身的含义、情味和形态,揣摩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瀑布》的最后一句“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写的是被风吹散的瀑布的样子。为了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风中瀑布缥缈、朦胧的美,我先让学生们按顿号和逗号两种不同标点去读,比较一下不同,再让学生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这样,学生就更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境了。
       教给技巧,培养兴趣 
       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有的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会教给学生们一些朗读技巧,使他们知道停顿、轻重、语气等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感染力、表现力,培养学生们朗读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要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奖的句子,读时音调要略高;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缓慢些。具体怎么读应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如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小公鸡要跟小鸭子下河捉鱼,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两个“不行”显示了小鸭子很着急,怕小鸡出危险,要读得快些。“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偷偷地”一词要读得轻一些。
       角色转换,模拟表演
       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不仅要听学生读,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表达的情感,但针对他们模仿力很强的特点,我决定适时充当演员,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而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请几个学生来表演。没想到表演小壁虎的学生将小壁虎的天真可爱的神态以及当尾巴断了,借不到尾巴时心里很难过和后来看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异常高兴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表演小鱼、老黄牛、燕子及壁虎妈妈的学生也将大人对小孩说话的神态、语气模仿得十分逼真。
       正确评价,体验乐趣
       成功的心理体验是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多一些鼓励可以让学生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热情。在指名朗读后,教师不能马上提问学生:“他刚才哪里读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等只找缺点的话,因为这种提问会令朗读者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而老师如能问学生:“他的朗读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之类的先说优点与进步、再找差距的问题,不但能给朗读者以鼓励,还能引导朗读者倾听别人的意见,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一步步提高朗读能力。
当前:三版(2018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