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步教学法小议
四川省通江县铁溪镇中心小学 张培元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感到作文难学的现象比较常见。如何化解作文教学难点?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总结出定势、求真、创新三步教学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定势:写什么,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们“说话”的兴趣,还要让学生们懂得“用笔说话”时说什么、怎么说。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抓好“四个一”的指导方法:
写好一件事物。引导学生们懂得并做到写作时要有明确的对象,热心而又充满好奇地关注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抓住鲜活的东西,抓住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要让学生们懂得作文要让事实说话,把自己的情和意倾注于描述过程中,只有写细写活至少一件具体的事物,文章内容才有可能充实起来。
       明确一个中心。要努力让学生们懂得在动笔之前就要弄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明确自己的作文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并将其贯穿于全文。
       突出一个重点。老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在作文中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鲜明或最受教育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克服平均使用力量、记流水账的现象。
       抓住一个细节。细节是文章的血肉,写好细节,文章才能有血有肉丰满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细致观察并捕捉细节,并将其形象地写出来。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体裁、内容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们具体的作文方法,如写人,要写外貌、语言、动作,重点在于写人做的事。
       求真:走进“最近发展区”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们现有的发展水平,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引领学生们走进“最近发展区”,促进其思维和表达的不断优化。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们写身边的事物、写自己真实的感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强调“三个不写”,即不熟悉的不写、不明白的不写、写不好的不写。
不熟悉的不写。对熟悉的事物,学生们了解深刻,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不编造,不写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不明白的不写。许多时候,学生们会被观察到的现象所吸引,而其实不知其所以然。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多观察的同时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问老师、家长或者自己查资料来解决,但是不要把自己也没弄明白的东西带到作文中去。
       写不好的不写。很多学生作文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找准适合自己写的东西,写不好却要硬写,生拉硬扯。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们“我笔写我心”“我文表我情”,可以扬长避短,提高写作水平。
       创新:开拓作文新境界
       在学生们基本上掌握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思维,开拓思路,寻找新的作文灵感,敢想,敢写,乐写,发展个性,让作文更有“味道”。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一份考卷 》时,首先引导学生们仔细回忆最有印象的一场考试,然后联系实际说一说。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粗心做错了题很后悔;有的说,自己经过努力,考试仍然不理想,但不灰心,相信只要再努力一点就会进步……其实这些话题都是大家熟悉的。我顺势点拨说:“这些很好,但还有什么不同的内容吗?”在我的启发下,一个同学说,他以前成绩差,经常是C,这回考试终于获得了A,他好高兴哟。当他准备把这个消息告诉爸妈时,可他们偏偏不在家。为让爸爸妈妈更加高兴,他开始第一次自己做饭,然而,笨手笨脚的,结果手被烫伤了。猛然间,他才发现自己虽然学习成绩提升了,可生活自理的能力竟如此之差!另一个学生说,有一次,有个同学考试得了高分,高兴得不得了,走路都蹦蹦跳跳的,结果在平坦的大路上居然摔了个跟头,所以做人做事千万不能让胜利冲昏了头脑呀……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敢于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启迪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唯有如此,作文教学才能天宽地广。

当前:三版(2018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