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有凤来 老村展新颜
——“志愿者书记”汪春玲扎根农村奉献记
本报记者 任维佳 实习记者 李尚维

        人物名片:汪春玲,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玉成乡梧桐村党支部书记,荣获2014年度共青团简阳市委“增收成才带头人”、2014年度玉成乡“优秀村干部”、2015年度玉成乡“优秀村(社区)干部”、2015年度玉成乡“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度玉成乡“女致富能手”、2016年度玉成乡文明家庭等荣誉。

        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连云港市嫁到偏僻的梧桐村已经有10余年,辞去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已有6年,当村干部为群众服务已有5年。有人对她说,大学生回乡当村干部是一种资源浪费,她说:“人生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她就是汪春玲。


        回乡创业勤劳致富
        务实村干部一心为民


        2010年底,汪春玲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家乡正在打造“两湖一山”,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她对老公说,正是由于家乡贫穷,我们才更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改变她的面貌,让自己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2012年,汪春玲夫妇筹集资金13万元,回到梧桐村成立了三盛坡专业合作社,集繁殖、饲养、销售为一体。同时,汪春玲积极带动附近村民创收,向村民免费提供饲料营养分析、母羊繁殖、鉴定培育等技术支持以及相关市场前景分析等。2015年,汪春玲再次筹集资金15万元,带领合作社果断将羊场改扩建为猪场,同时讲解母猪从怀孕、产仔、到出栏的全部注意事项,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文化猪妈妈”。
        2013年,梧桐村换届选举,村民推举汪春玲出任村干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梧桐村有许多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80岁的孤寡老人熊炳炎一直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不肯搬进村里为他建造的新房。汪春玲得知情况后,走进老人奇臭难闻的屋里,把老人搀扶出来,重新打扫旧屋,在老人必经之地做好护栏,为老人重建厕所。为了确保老人的安全,汪春玲每天坚持守到老人睡觉后才离开。一段时间后,不善言辞的老人终于对着汪春玲说了一句:“你们是真的关心我,我愿意搬家。”汪春玲和村委会的几个同志都舒了一口气,一起凑钱为老人的新居购置了家具,办了一个简朴又热闹的搬迁仪式。由此,梧桐村爱老敬老蔚然成风。
        在梧桐村,大多数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孩子们就成了留守儿童。去年3月,一名留守儿童玩耍时,把带电的插座扔进了河里,由于发现得及时才没有酿成严重后果。
        汪春玲闻之大骇,赶紧带领村委会走访、摸底,在了解到留守儿童普遍缺少情感关怀、缺少陪伴等情况后,邀请媒体走进梧桐村,共同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捧起明天太阳”,以及阅读经典、快乐舞蹈、自我保护等主题活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在丰富了孩子们生活的同时,让远在外地的父母能够看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年轻血液入村社
        老旧村社展新颜


        年轻的血液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原生力,可以为一成不变的村落带来蓬勃生机,为梧桐村的发展充实后劲。
        因此,去年3月,汪春玲提出村社干部年轻化的设想。在上级的支持下,汪春玲顶住各方压力,按照程序选拔了一批有人品、有能力、有政治觉悟、有梦想的年轻人进入村社班子。
        去年4月,汪春玲又牵头创办了梧桐村爱心志愿者协会,让一群热爱公益事业的年轻人投入到了梧桐村的公益事业之中。协会成立了夜间志愿者巡逻队,在巡逻过程中驱离可疑人员5名、扑灭山火1次;组织志愿者对全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进行大摸底,为进一步的具体关爱措施打下基础;组织协会志愿者开展军地联合爱心行动,走访慰问了21名退伍军人和家属。
        老旧的村落通过年轻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不仅凝聚了人心,也展现出了新时代的新面貌,汪春玲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志愿者书记”。

 

当前:B1(2018年03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