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劲做事 不断激发文明城市创建活力

        3月28日,四川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一轮创建工作专题会在成都举行,遂宁市、泸州市、自贡市、都江堰市、米易县相关负责同志交流经验,共同为壮大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群体、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努力奋斗。

        遂宁:做到“四变四不变”

        2017年,遂宁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遂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具体工作中,遂宁坚持做到“四变四不变”:领导班子在变,但成功创建的决心不变,当前的遂宁,文化、区位、生态优势叠加,产业、平台、项目齐头并进,美丽、繁荣、和谐特质彰显,这些都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测评体系在变,但对标创建的导向不变,以最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作为唯一工作大纲和评判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创建任务;时代环境在变,但为民创建的宗旨不变,把为民惠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式手段在变,但制度创建的要求不变,始终用制度统揽全局,在形成合力常态长效上下功夫、求突破。

        泸州:念好“七字诀”

        泸州市自2015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通过念好“七字诀”,即“学、浓、带、实、准、严、硬”,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了“三年创建、一举成功”的目标。
        学即分级分类学,测评体系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考试大纲”,泸州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精准解读、系统培训;浓即创建氛围浓,泸州以“三个全达标”为统揽,强化创文意识、激发创文热情;带即包保联创带,对包保部门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实现与包保社区“同创同建、同创同责”;实即入户宣传实,扩大群众知晓度、参与面与满意率;准即三对创建准,确保创文工作“精准对标、精准对图、精准对点”;严即资料审核严,泸州以“三个严格”为标准,牢牢掌握资料审核主动权;硬即督查考核硬,在督查方式上坚持“天天督查、天天通报、天天整改”,在奖惩激励上坚持“一季度一考核一打分”,强化工作落实。

        自贡:坚定创文信心

        在新一轮的创建中,自贡市将坚定“创则必成”的信心和决心,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全力推动创文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高位推动,在责任落实上狠下功夫,把创文工作定位为绝对的“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实现全域全员全覆盖创建,形成“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格局;坚持落细落小,在全面创建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资源共享的“大城管”机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战役”,实施“六乱”整治工程,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不文明行为等“十大综合治理”,切实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坚持共建共享,在群众满意上狠下功夫,推进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市小区改造等“十大硬件建设项目”,解决好广大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全民共同参与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动力。

        都江堰:构建联动机制

        在过去的创建历程中,都江堰市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从2018年开始,都江堰市将继续坚持“利民、为民、惠民”根本宗旨,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突出抓重点、攻弱点、破难点、显亮点,用三年时间,举全市之力抓好创建。
        把文明素养提升作为创建的核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价值准则成为社会规则和行为自觉,传播天府文化,讲好都江堰故事,以城市精神塑造推进创建载体品牌化;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遵循现代城市治理规律,更加注重城市软硬件建设同步提升,努力建设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旅游城市,以城市品质提升推进创建成果优质化;充分调动党政机关、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各方面创建力量,积极构建大创建、大联动、大融合工作格局,以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

        米易:深化乡风文明

        米易县于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在新一轮创建周期中,米易对标先进、对照标准,找差距、添措施、补短板、强落实,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充分调动全县人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强化教育引导着手,做精载体活动,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行动、环境优化整治行动、安全畅通行动、道路交通设施规范提升行动等,做实民生实事;从树立乡风文明着手,做好城乡统筹,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推乡村振兴,加快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从健全工作机制着手,形成常态长效,切实保障创建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加快形成“长期坚持、长效巩固”的工作常态。
        (本报编辑综合)

当前:B1(2018年03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