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明行为 “细节”不容忽视
林志干
        笔者认为,文明,看起来多由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但当它经由个人行为,而给社会形象、国家形象带来无意的“定格”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小”,就不是简单的“个人形象”了,而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大”,或是社会形象,或是国家形象,比如那些走出国门的旅游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就是国家的形象。因此,每一个文明细节,都应该得到我们的“放大”和“重视”。
        当我们行走在十字路口时,经常会看到“中国式过马路”;当我们身处在图书馆时,有些人会大声喧哗;当我们漫步在马路上时,也会看到有人随手扔掉手里的垃圾……生活中的这些不文明行为,都表现在细节之处,而且这些细小的不文明行为影响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影响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文明要从每一个人的言行上做起,城市的文明体现在每一个人言谈举止的细节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管好自己的嘴,不口吐恶言,不乱吐痰;管好自己的腿,不践踏草坪,不乱穿马路;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财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质。文明看起来虽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其实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提高文明素质,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更应该落实在每一位市民的具体行动之中。所以,养成细节上的文明习惯对每个人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但是,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决定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基本素质程度。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习惯,应当从家庭幼儿教育和中小学阶段就去积极培养。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注重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给孩子制定出良好的文明规范;作为孩子,就要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学会一步一个脚印,从学习态度、同学交往、为人处事、生活细节、行为规范等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只要家长、老师和孩子三方面密切配合,家长和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及时纠,并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文明习惯就会自然养成。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在全社会培树起良好的文明新风范,提倡人们养成日常细节文明来营造起良好的社会文明环境。
  总而言之,大部分不文明行为都是个人日常生活中的陋习,只要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那些一看就懂、简单易做的身边小事,很容易通过心口相传、行为带动、舆论引导并成为人们长期遵守、永葆活力的文明习惯。
        (据海淀文明网)
当前:B3(2018年07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