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森森雷洞坪
晓蔚
        峨眉山上有一段连续攀登、让人不得喘息的山路,那就是从洗象池至雷洞坪的峭壁,行人必须一气呵成地走完才感到过瘾。
        过洗象池后,即登连望坡,这儿的坡高达300多米,挺拔茂盛的原始冷杉夹道而立,雪竹丛生,以鲜脆闻名的峨眉笋就产自此处。前行约四里,见树多偃蹇,原来这里的气候属高寒地带,海拔2000多米,虽值盛暑亦似初冬。我来到这里时,扶着拐杖,喘息不已,一抬头,但见杉林之外,还有幽幽竹林和森森柏林,风景极为优美。巧的是,此行碰上了个蒙蒙细雨的天气,四周像下雾一般,伸手不见五指,加之两旁林木遮了高空的光线,更觉灰黯,行经此处,我和同伴都必须不断地发出呼喊,才不致彼此间失掉联络,其高险缥缈的程度由此可见。在此间行走,探奇寻幽的心理虽得到了满足,却也令人默然生畏。
        再经前行,山势益峭,须攀爬300米高的山梯,一不小心即有粉身碎骨之虞。一路上,白云冉冉,满山满谷,素涛云海,变幻无穷。这一段山路很长,攀爬约四里后才抵白云寺,寺旁云雾锁罩,弥漫深谷,乱枝虬藤,林木蓊翳,“云去空山青,云来空山白。白云只在山,常伴山中客”,恰是此间写照。
        白云寺中歇了一会儿脚,再向上走七里左右,又是一段陡峻的山坡,有八十四盘,路宽不足一米,两旁是低矮的密竹。这是一段极为限险的路,路开在山脊之上,两侧是千米绝岩,如不是有心人在此种竹遮挡视野,则两侧深不见底,恐怕很少有人敢涉险走过去。
        山脊的终点,就是雷洞坪。雷洞坪古名雷神殿,后因寺宇失修,殿屋倾斜,被全部拆除。我坐息于岩边那座尚存的古亭里,亭旁顽峰狰狞,巨石嶙峋,岩下悬崖万丈,重渊深涧,令人心悸。峨眉山之险,几乎集中体现在这一带。从亭中向外看,山路之右是冷杉密林,山路之左是绝壁悬崖,崖下云雾弥漫,升腾翻滚有如银色海涛。据传,这里当年立有禁声铁碑,因雷神常于此集会,一听到游人高声谈笑就会发怒,招来风雨。其实,是因为雷洞坪下有幽壑深涧,空气里含有的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如大声振动,则会凝成积雨云,随即疾雷闪电,风雨顷刻即至。
        我不信,于是邀约数人对着峡谷高喊:“雷—洞—坪!”须臾,果然便响起阵阵雷声,接着,雨就来了。慌乱中,有人扭头就跑,奇怪的是大家并未被雨淋湿。定神一看,原来这雷雨只是在山谷中逞威,而在雷洞坪以上的地方,依然是天清气爽。彼时,脚下电光闪闪,大雨如注,头上红日蓝天,我立古亭之中,祥云缭绕,飘飘欲仙……
        后来才明白,这儿的海拔达2430米,高度在一般的雷雨层之上,所以响雷之处皆在寺庙位置之下,故名“雷洞坪”。走出古亭,发现在殿宇遗址之后有条小路,路右依峭壁,路左临深渊。传说深渊有水,并有七十二洞,是女娲炼石、伏羲悟道、鬼谷子著书的地方,而我满目望去皆是葳蕤的藤蔓,俯视森森,神秘莫测。
当前:B3(2018年08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