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蕴风骨
——走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捻条画传承人吴建堂
本报记者 胡桂芳  实习记者  袁矛

 

    83岁的吴建堂先生,个头不高,笑容总是舒展和缓,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捻条画的传承人,70多年的绘画修养,让他在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股君子风骨。

    捻条画是用经过特殊处理、制作后的纸页折叠成各式“捻条”作为画笔蘸墨、蘸色所作的国画乃至油画,具有零乱美、粗犷美、苍劲美和洒脱、激放、斑驳、朴拙的视觉刺激和艺术特色,是绘画领域发掘出的另一种艺术思维论述和哲理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种类。

    诞生于战火的画作

    捻条画的创始人是吴建堂的父亲——吴道悲。“父亲是从极贫极困中历经漫长坎坷奋斗出来的画家。”谈起父亲的经历,吴建堂坚毅的眼神中露出无限地感慨。

    吴道悲出生于穷苦家庭,早早体会到疾苦的他,一直学习进步思想,胸中藏着满腔爱国情。1935年,战乱之际,吴道悲因为被当地旧兵痞威胁、恐吓,走投无路下躲进了一座大山,困在山中七天七夜。在炮火的轰鸣声中,吴道悲眺望着祖国被日渐摧残的大好河山,感怀万千。他热血沸腾,迫切地想将祖国的美好用自己的画记录下来。然而,他的画笔早已在颠沛流离中丢失,于是,吴道悲急中生智,将包中纸页折叠成条,代替毛笔作画。那一天,当吴道悲狂放洒脱地落下最后一笔时,第一幅捻条水墨画诞生了。

    “父亲是个画家,更是个爱国者。”对于父亲,吴建堂如此评价。吴建堂回忆,曾经父亲的书房里放着一箱箱自己画印的抗战漫画书,父亲将这些书发给学生、群众,激发大家爱国之心,在社会上颇具影响。

    1939年到1943年这五年间,吴道悲长期在成都进行爱国活动,很少回家,此间,他和徐悲鸿、张大千、关山月、潘天寿等爱国画家成了挚友。这期间,他创作了巨幅爱国捻条画《轰炸图》,这幅画曾和当时关山月绘制的油画《轰炸图》同一天在成都展出。

    1940年,吴道悲在成都举办了捻条画展。在开幕式当天,徐悲鸿提笔写下“怪笔神功,独特无双”八个大字,肯定了捻条画的艺术价值。

   捻条画的传承之路

    吴建堂4岁起便开始展现出绘画天赋,他常常搜集家里不用的炭用于画画,有时候扫着地,兴致一来,用笤帚在地上便画起来了。在吴建堂懵懂年幼的记忆里,常年在外的父亲吴道悲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角色,他甚至不清楚父亲的身份就是一名画家。

    这样的陌生感一直持续到吴建堂6岁那年。一天,吴建堂和往常一样,随着自己的兴趣在墙上画着他想象的集市,突然身后伸出一只手接过他手中的笔对他的画进行修改,吴建堂被对方精湛的画技惊住了,转身才发觉竟然是自己的父亲。“那时,我才知道我的父亲是一名画家。”吴建堂感慨地说。

    此后,吴建堂跟随父亲吴道悲学画,并受到父亲的好友画家徐悲鸿、张大千、张采芹等人的指导。

    “父亲画捻条画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为他研墨,观摩他的画法。他会用34种用纸折成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捻条作画,会运用拉、打、弹、滚这些技法。这些我都记在心里。”吴建堂回忆说。

    1951年,是让吴建堂永生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父亲吴道悲离世了。他至今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父亲在弥留之际拉着他的手说:“我没什么留下的,留给你最大的遗产就是这一屋子的书和画。”

    整理了父亲书房里的470幅画和12000多本书后,“传承”两个字也深深地烙在了吴建堂心中。

    此后,他潜心研究父亲吴道悲的捻条画,经过多年的仔细琢磨,2009年,他在父亲捻条水墨画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技巧,从而创新出捻条油画,并先后创作出《山晨之歌》等捻条油画大作。多年来,吴建堂一直在为捻条画的宣扬和传承奔走着,尽管早已年过古稀,他依然坚持到各地宣传捻条画。如今,吴建堂的儿子吴乙古也扛起了传承的大旗,开启了新的捻条画传承之路。

    “用捻条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在一个爱国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吴建堂和他的父亲吴道悲一样,十分重视画中的风骨。他画兰不争世夺艳、不惧艰险的凛然品德、君子风骨;画鱼的逆水奋进;画马的神采俊逸,奔放潇洒……他常告诫儿子说:“绘画不应仅仅用于观赏,画家最重要的使命是以作品展现中华风采,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唤醒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饱含着这样的高风亮节,捻条画受到了国内外绘画界的高度评价,吴建堂也获得了诸多荣誉与头衔,如中国国画院名誉院长、文化部中国德艺双馨书画院荣誉院长等。功成名就并没有让吴建堂迷失初心,他始终过着勤俭的日子,他说他习惯了这种朴素的生活。“我这一生就想着健康快乐就好。毕竟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帮助。”

    吴建堂热心公益,他在2007年至2016年期间,多次以拍卖画作的方式资助希望工程和贫困学子。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吴建堂立刻四处捐赠捻条画用于赈灾拍卖,成功筹集善款200余万元。2014年11月,在成都慈拍大会中,吴建堂将拍卖捻条画所得善款用于救助四川部分涉残儿童。

    “我希望用捻条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吴建堂感慨道,他想,捻条画以爱国为起点,也必然将以爱国爱民和善德的秉性为宗旨一直沿续下去。

当前:A3(2019年09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