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地处重庆西部,乡亲们都以种地为生,因此,故乡的秋天处处充溢着成熟的味道。秋风阵阵,阳光正好,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稻田像地毯铺在大地上,黄澄澄的稻穗幸福地笑弯了腰;山坡上,野花竞放,瓜果飘香;山林中,片片树叶红的、绿的、黄的,不单调也不繁杂;田埂上,绿色藤蔓下的红薯几乎破土而出,还有毛茸茸胀鼓鼓的豆荚挂在豆秆上,迫不及待地想要蹦出来……
早晨,人们迎着晨光奔走在田间地头,戴着草帽拿着镰刀,忙着收割成熟的庄稼。农家小院里,翻晒着花生、芝麻、豆子。孩子们在地里追逐,将包谷、豆子用火烧熟了,塞进嘴里狼吞虎咽,又香又烫,打闹声、欢笑声响彻村庄上空。
秋天的黄昏,母亲站在树底下,踮着脚尖儿把石榴摘下来,温柔地唤道:“孩子们,吃石榴咯!”我们几兄妹欢喜地跑过来,围在母亲身边。“妈妈,我要吃,给我一个!”“我也要!”看着我们的馋样,母亲笑着:“别急,别急,每个人都有。”接着,母亲小心地掰开石榴,一颗颗石榴籽红若水晶,晶莹剔透,放嘴里慢慢吮吸,酸甜多汁,美味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母亲的菜园子在秋天也迎来了丰收,弯弯的豆角、红红的番茄、细长的豇豆、白胖胖的大萝卜,还有一个个又大又圆的南瓜。母亲躬着腰在秋风中忙碌,一边认真摘菜,一边清理着地里的杂草,弯曲的腰身如同田野里成熟的稻穗。母亲的脸庞红润,步伐轻快,额头汗涔涔的,浅浅的皱纹里填满笑意,收获的果实堆满了小院。
那时的生活条件差,粮食常常不够吃,母亲就给我们做南瓜粥、炒豆角、绿豆汤。那些吃不完的豇豆、辣椒、萝卜经了母亲的手,就变成了风味独特的腌菜。收了红辣椒后,母亲埋着头,蹲在地上,手握菜刀仔细地切辣椒,“笃笃笃”的声音极富节奏感。她将红辣椒切碎剁成细末后,再倒入白酒,放上豆瓣、盐和花椒,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坛子里。过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香喷喷的豆瓣酱就做成了,那酱红通通的,香香辣辣,用来当作炒菜用的佐料或是下饭菜,味道极佳。
秋天的院子里,窗户下、竹竿上,总是挂满了母亲晾晒的豇豆、萝卜条,晒干后做成豇豆干和萝卜干,用来烧肉或是炖汤,鲜香脆嫩,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母亲做的豇豆干烧肉,味道尤其鲜美,总让我们大快朵颐,百吃不厌。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我们一家人在简陋的老屋中围坐,头挨着头挤在一起吃饭,边吃边笑,无比温馨。正是母亲耕种的那些蔬菜,使我们免受饥饿,让清贫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故乡的秋天是丰盈的,人们辛勤耕耘、劳作,收获着这一季的希望,种下一年的期盼。秋天的阳光是属于母亲的,那金色的光线里有她的温暖、仁厚、慈爱,更有她对孩子质朴的爱,在母亲的心里,儿女便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收成。然而,母亲也如秋天一样,一天天地老去了。
秋天里的母亲,像一幅隽永的画,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母爱细微无声,我却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