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校园 弘扬天府文化
成都市教育局

    成都市教育局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扎实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立足实际、创新途径,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推动天府文化传承创新,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接受文化熏陶和文明滋养的人文殿堂。

    基本情况

    成都基础教育体量大,全市共有幼儿园2528所,在园幼儿56.5万人;中小学校1308所,中小学生179.5万人,其中义务段在校学生139.15万人,学生规模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中居第二位,仅次于重庆市;在蓉高校64所,在读学生95.2万人。目前,成都承担了11个国家级教育改革示范试点,“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方教育标准和监测体系”“教师县管校聘”等经验在全国推广,教育正成为成都亮丽的城市名片和重要的竞争优势。近年来,成都市教育局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要求,联合市文明办开展了两届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校园2所(成都七中、石室联中),省级文明校园111所,市级文明校园169所。

    主要做法

    提升工作站位,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站位、教育站位,全方位指导和开展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召开全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市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会,系统安排文明校园创建、天府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文明校园创建作为立德树人的具体育人工程。结合成都实际,细化“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六个好的表现形式,从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环节入手,提升广大师生文明素养,增强文明校园创建活力。将文明校园创建情况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评价内容,切实加强文明校园创建考核督导。

    加强统筹联动,强化部门协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协调小组,研究创建标准,制定创建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文明办、教育部门牵总,文化、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协同,市、县、校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协同推进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立中小学文明校园评审专家库,组织第三方力量对创建工作开展测评,确保创建工作客观公正。

    打造天府学堂,弘扬天府文化。研究制定《成都市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把天府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天府文化研究阐发,在成都大学成立天府文化研究院,编写出版《天府文化校园读本》,组建天府文化讲师团,开展天府文化创意授课。组织天府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连续三年以天府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吸引百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网络视频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500万人次。

    融入课堂课程,营造育人氛围。坚持“常态创建、全员创建、全过程创建、一体化创建”工作思路,把文明校园创建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景”,充分发挥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育人作用,实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浸润无声的效果。积极开展戏曲、太极、空竹、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连续九年开展“川剧艺术进校园”川剧传习展演,参与师生7000余名,全市现有各类艺术教育特色学校412所。

    下一步工作

    成都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强化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紧抓德育“六大育人”途径,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竞相绽放。制定实施《成都市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功能,构建大中小幼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课内、课外相互联动,学校、社会、家庭横向贯通的“大德育”体系。丰富文明校园创建载体,抓好专题教学和活动开展,发挥学生社团组织作用,将文明校园创建与日常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网络新媒体的教育引导,提高文明校园创建实效性。

 

当前:2版(2019年1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