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小学高段整本书阅读体验谈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深雪堂小学校 周辉

    一缕文墨心致远,读到兴至字飘香。走进作者心共鸣,品读精髓终不忘。——题记

 

    书籍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是人类通向美好的道路,是让我们心旷神怡的清新的风,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能力已经大大提高,阅读基本没有文字障碍,只要喜欢,就能阅读整本书。整本书的阅读,可以让孩子尽快走进书的完整世界。下面我就小学高年级段的整本书阅读,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收获,供同仁们参阅。

    选好书籍是关键

    要让孩子们喜欢上整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并坚持读完,教师就要注意以下原则:

    首先,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不能由着家长认为重要而强加给孩子。

    其次,要选择大多数孩子喜欢的书,而不能选择老师或家长认为很好,孩子们却不喜欢的书籍。

    再次,尽量选择经典名著或名家大家的书,主要是要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最好最积极健康的教育和熏陶,现在有这样的资源,就应该好好地用起来。

    第四,减少或禁止拼音版的或低级趣味的书籍等,这些书籍虽然好读易读,但对孩子来说没有助益。

    方法指导促兴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整本书,教师就需要在阅读方法指导上下功夫,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我以我班学生正在看的《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谈谈怎样让孩子喜欢上整本书。

    我先带孩子们读里面的精彩片段。然后,我就提问:“当你读了这段,你知道说话的人是谁?在哪?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有些好奇,眼神里有对答案的渴求。但是,我不会告诉答案,而是接着问:“一个人流落荒岛,没有食物,没有衣服,没有淡水,鲁滨孙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他在岛上生活了多少年?在这些困难之外,比如生病、碰到吃人的野人之类的,他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探求答案的强烈好奇心,很想马上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于是,我引导孩子:“你们想知道的这个故事,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所有的答案都在这里面。如果你们走进书里的话,还会有许多意外的惊喜呢。”孩子们的读书欲望被激发起来了,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于是,拿到书的孩子们如饥似渴、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落实到位重分享

    喜欢读,但是难坚持,这是许多孩子的共性。怎样让孩子能乐此不疲地坚持读下去呢?一开始,我布置成为周末让孩子在家读的课外读物。到周一分享的时候,发现效果甚微。于是,我反思,家长愿意给孩子买书,但很少能够陪着孩子读。孩子缺乏监督和引导,看书就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向老校长胡银萍请教。她告诉我,不要奢望家长坚持督促陪伴孩子们看书。可以把中午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每天坚持,日久见功夫呢。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除了要求孩子们周末在家里看书以外,还要求孩子们将课外书带到学校里,每天午饭后和老师一道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2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品读。一些孩子很快静下心来看书,一些孩子却很不自然。那些不想看书的,我又不许其做别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孩子也渐渐地适应了,能静静地看书。

    每天坚持,光是饭后时间,一周里我班的学生就比以往多出100分钟的时间看书,一学年的时间,大约就有4000分钟,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孩子读很多本书的时间都有了。每周五下午的午课时间,我就让孩子们分享读书的收获、感悟、疑惑,孩子们都很重视自己的表现,都想分享自己读到的精彩内容。于是,一个个踊跃发言,弄得那些看书不认真的孩子心里痒痒的。

    老师与孩子一道,每周这样做。看完一本看第二本、第三本,正常情况下,按照孩子们看书的平均速度,一学期能读完四五本书。

    读后写感升情感

    要想书上的知识变成孩子自己的思想内涵,就需要对阅读的要求逐渐提高层次,比如要做笔记,摘抄精彩词语、句子、段落,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手段,让孩子们将自己看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即使不全面也没有关系,这都是孩子自己品读出来的。

    我让那些读得比较好的孩子将读后感在班级进行分享,孩子和孩子的心彼此呼应,彼此启发,进度落后的同学会争取赶上“大部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当前:3版(2019年1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