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而眠
吴建(江苏)

    夏夜,囿在荫凉的空调房里,“嗡嗡”空调噪音烦得人难以入睡。于是,不禁回忆起儿时露天而眠的美妙时光。

    四十多年前,我还是乡下一个懵懂的小孩子。那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大多数农家住的是小砖房,还有住茅草房的。由于房屋低矮,窗户小不透风,因此每到炎夏,屋里像个蒸笼,即使到了夜晚,房子里也是闷热难当。所以夏天日头一落,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的院子打扫干净,然后将桌椅板凳搬到门外,用来吃饭、乘凉、睡觉。

    我家门口是用竹篱笆扎的小院落,每到夏天,夜幕降临,我会帮母亲把堂屋里的八仙桌抬到院中央,摆上碗筷,等父亲回家吃饭。母亲还会在饭桌旁用干湿的麦壳做蚊烟,驱赶蚊虫。吃完饭,母亲把八仙桌擦洗干净,我和几个姐姐就躺在上面乘凉。父亲拎着个大板凳去大槐树下找人闲聊,母亲则坐在我们身旁,一边用蒲扇为我们扇风,一边给我们讲故事。母亲讲的都是她小时候从外公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或是一些民谣。听着听着,我们就酣然而睡了。

    不光是自家院子里,树荫下、空地上或是河堤边,都是露天睡觉的好去处。每到夜晚,村民们就摇着蒲扇,拎着板凳,扛着门板,夹着凉席,去找荫凉的地方歇息。他们有的睡在门板上,有的睡在草席上,还有的睡在磨盘上,成为乡村夏夜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一开始,人们还在天南海北的闲扯调侃。渐渐地,月亮升起来了,蝉鸣慢慢停憩。这时候,不知是谁先打起了呼噜,接着,四处传来时续时断的鼾声,不多久,有人便鼾声如雷了。风带着一丝余温,带着田间的青草味,像一缕一缕雨丝,徐徐地钻进人的鼻孔,浸润着人的五脏六腑,让人感到夏天的味道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火辣、无情。夏天在此刻显得很温情。

    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就买一张竹床。竹床轻巧灵活,易于挪动,可以放在屋内,也可搬到当院里,罩上蚊帐,睡在里面没有蚊虫叮扰,既凉爽又舒适。还有些人家,干脆就将大床放在外面,三面围上塑料布,空一面留人进出。挂上蚊帐,睡在里面也很舒心。

    露天而睡,有皎洁的月光当被,又有绵软的夜风为你拂散身上的燥热,更有小露珠为你洗去疲惫和劳累,这是在室内床上所享受不到的惬意。想古人“天为衾、地为席”,是多么的豪迈浪漫。“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更让人感受到唐伯虎与众不同的花下眠的柔美和恬静。听说欧美有些国家的豪华酒店把个别卧室做成“露天”,让住客与日月星辰同眠,使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多么的醉美和富有诗意啊。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辛劳的人们在大自然中安心入睡,有星星作伴,有月亮为侣,这种睡眠方式也许是世界上最低碳,最环保的睡觉方式了吧。可惜露天而眠只能留在美好记忆中了,而今农家都有了电扇、空调,谁也不会再去户外露宿了。露天而眠,成了我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当前:B3(2020年08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