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惜粮
郑名富

    豪子是我和妻子的独子,我们夫妻俩对他宠爱有加。和许多家长一样,一到节假日,妻子就会带儿子出门逛街,一看见蛋挞、鸡心饼、酥油卷、兰花糕等好吃的,豪子就挪不动步,一定要买,出于疼爱,妻子总是有求必应。也许是因为得来太过容易,有时儿子尝一两口,觉得不合口味了就要买另一种。于是,这一份、那一份地买回家来,他一个孩子哪里吃得完,我和妻子不得不替他“收拾残局”,实在无力消受的话,吃一半、扔一半的情况也有。不仅如此,平时吃饭时,豪子端着碗一边扒饭一边洒饭粒的情景,再寻常不过。虽然我们也时常提醒他爱惜粮食,但收效不大,而我们也觉得他年龄尚小,吃不干净也在所难免,因而也未严加管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自小在农村生活了20多年,深知稼穑艰难,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深有体会。一次偶然,我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有学者曾在调查的基础上做了推算,我国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110亿斤粮食,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我被这组数据深深地震撼了,当天,我便给妻子讲了这则信息,并告诉她,孩子不懂节约,依我看,原因往往出在父母身上,因为孩子的消费只能靠父母,如果父母有所控制,那孩子也就无从浪费。可如今的许多父母,总怕在生活中亏待了孩子,可以说是孩子要吃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这一点,我们以往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因此,我和妻子的当务之急就是从日常着手,严格要求,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给浪费设下一道坚固的“闸门”。

    不久后的一天,因为家里前一晚没留意煮多了饭,剩下量正好够我们仨再吃一顿,妻子就将其炒热端上餐桌。哪知豪子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我问原因,他抱怨道:“不好吃,没有新鲜饭好,不如扔掉。”我听了心中不快,正色道:“隔夜饭是没有新鲜的好吃,但也是大米煮的,食物只要没坏,就不能浪费。你如果不吃,那就饿一顿吧。”豪子听了嘟嘴垮脸。这时,妻子想帮他求情,被我用眼神拦住了。僵持了好一会儿,儿子眼看再不吃就要挨饿,还是端起了那碗饭……

    经过那次妥协,豪子再也不拒绝吃隔夜饭了,对于不要洒饭粒的要求,也能够做到了。平时,我也会找机会跟儿子谈粮食的重要性,告诉他粮食比黄金更加宝贵,因为人可以没有黄金,却不能没有粮食。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正当地消费,但绝不能浪费。儿子听了也有所触动。

    此外,我还带豪子到郊区农村,观察农民在田地里劳作;带他去参观食品工坊,看人们如何将粮食制作成美味的糕点……逐渐地,他明白了每一样食物都凝结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爱惜粮食就是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

    豪子的小学会给学生提供一顿午餐,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能吃完。不久前的一天,他实在没有胃口剩了饭,按照惯例,学生没吃完的饭菜是可以倒掉的,可豪子却把剩饭带回了家,他说让妈妈给他重新炒热晚上吃,好好的米饭不能浪费了。我和妻子都连连夸赞,为他的改变而感到欣慰。

 

当前:8版(2020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