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粮节粮成为一种习惯
顾丽明

    小时候,祖母常提醒我吃饭不要掉饭粒,母亲也告诉我:“不要小看一粒米,一粒米,要九斤四两力气才能种出呢!”祖母和母亲的话,让生长在城镇的我似懂非懂。

    出嫁后,随丈夫回农村老家的次数多了,亲眼见到老乡们从田间归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见证着一粒米,从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溉,再到收割、脱粒、扬净、翻晒、去壳,经过了数不清的工序,凝结着道不尽的辛勤劳作。因此,农耕人家都极其爱惜粮食,即使有满仓满囤的稻谷,也绝不随便浪费一粒粮。

    每当女儿剩下饭粒在碗里时,婆婆总会玩笑着提醒:“碗里剩饭粒啦,脸上要长麻子咯!”每当看到儿子吃饭掉饭粒时,身为语文老师的丈夫则会一字一顿地念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自有我的一套方法。比如故事启迪,我给姐弟俩讲《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边吃边漏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并让孩子想一想怎样吃饭才能不做“漏嘴巴”。我把答案编成儿歌教给他们:“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调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饭……”朗朗上口的儿歌便于孩子记忆,有利于就餐好习惯的养成。

    我还曾选择一些富有趣味的亲子对唱儿歌,让孩子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如“喷香的米饭哪里来?白白的大米煮出来。白白的大米哪里来?金黄的谷子碾出来……”富有节奏的儿歌,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爱粮节粮的意识。

    假日里,我常带两个孩子去乡下爷爷奶奶家体验生活。春日,我们在斜风细雨里观察农民插秧;夏季,我们去自留地里浇水、除草,采摘蔬果;金秋时节,我们身处金色的田野,看稻浪滚滚,亲眼见证农民一年辛劳的收获……平时,我会给孩子们讲解《悯农》等古诗,让孩子们懂得一碗米饭看似寻常,却要经历“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的辛苦耕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管理,以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劳收割,可说是粒粒饱含着农民的汗水与心血。

    我深知,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强化。因此还制作了用餐情况记录表贴在餐厅里,要求两个孩子吃饭时要做到不挑食、不掉饭粒、不剩饭菜。谁表现好就贴上一颗星,每周比一比姐弟俩谁的星星多,谁就能成为“光盘”小明星,获得小奖励。

    如今姐弟俩都已长大,有时我们在外吃自助餐,常有同行的朋友问他们为什么拿那么少,他俩多半会笑着解释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吃完再拿不浪费。看来,节粮爱粮的意识早已在两个孩子的心里成为一种自觉了。

当前:8版(2020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