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创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简述
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在决胜脱贫奔康、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的生动实践中,平昌县坚持用“共建、共管、共创、共享”理念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管理提质增效,城市文明长足进步,先后荣获第三届、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坚持组织推动
创建体系更加完备
党政主抓主推。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创造发展优势、集聚发展要素、赢得发展主动的重要工程来抓,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创文”推进会等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县委书记、县长定期听取创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分管领导对应挂包创建项目,城区包段、农村包片,牵头负责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文明委综合协调、创文办指导推进、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创建工作格局。
责任逐级落实。制发《平昌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分时段任务分解表》《全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等文件,对《四川省文明城市(县级)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19年版)》的7个测评项目、60项测评内容逐一细化分解到42个牵头单位,切实做到目标分解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头、推进明确到时限。从工作进度、具体要求、验收标准等方面落实责任,对重点创建目标实行销号管理、挂牌督战,按照推进快慢和质量优劣,对推进乏力的及时通报,责任单位公开陈述和承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创建体系,各级各部门合心合力、真抓真创。
从严督查考核。将创文工作纳入责任单位“一把手”年度述职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整合目标绩效中心、五创办、文明办等督查机构力量,全方位不间断开展督查。常规目标实行销号管理、到期交账;重点目标阶段推进、倒逼工期,坚持现场查看、视频存档,实行每旬交账,每月考核,每季排位。建立问题整改反馈制度,开通投诉热线和电子邮箱,积极受理群众建议和意见。2019年以来,全县视频曝光12个单位,书面通报批评5个单位,有力促进创建工作高效落实。
坚持宣教结合
创建氛围更加浓厚
深入宣传发动。坚持辖区负责、同步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和创建文明城市等为主要内容,依托台网报微等各级媒体,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牌、车身广告、社区专栏等各类载体,制作宣传牌100余个、推出公益广告1000余幅、编发《宣传手册》20000余册,各单位社区切实做到创文宣传“六有”:有创文工作宣传标语、有创建成果宣传展板、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有市民文明公约宣传牌、有好人榜、有媒体宣传专栏,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均明显提升。
强化教育引导。先后举办经济大讲堂、道德大讲堂和法纪大讲堂20余场次,邀请高校专家学者授课,干部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开展评选表彰“最美平昌人”“新乡贤”等活动,先后涌现各级各类先进典型200余个,其中“全国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1人、“中国好人”2人、四川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2人、“四川好人”28人、省市道德模范7人,努力营造“寻找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平昌市民文明公约》,广泛开展“文明有礼、爱城如家”主题教育活动,引领相互礼让、相互善待、相互包容的文明风尚,凝聚壮大了支持城市建设、关心城市发展、珍惜城市荣誉的主流思想舆论。
注重典型示范。坚持从社会细胞植入培育文明“基因”,大力实施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企业、文明窗口、文明机关、文明学校和文明村镇十大文明细胞工程建设,从底层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培育学习效仿典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元山镇中岭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成功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17个、文明校园5个、文明村5个、文明家庭1个。加强示范点位规划建设,建成龙熙小区、双星社区、城市展览馆等17类30个示范点位,整体带动各类点位提档升级。推进示范性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医院、社区、政务大厅、营业大厅、车站、景区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成立县志愿者协会,现有骨干志愿者5000余人,注册志愿者突破3万人。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大局建成当先、龙尾、马垭等“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村50余个,先后成功承办全省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坚持建管并重
创建基础更加坚实
拓展城市空间。坚持规划引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城镇框架,城市空间拓展增容。金宝大道全面建成,安家坝大桥、金宝大桥、檬子垭隧道、黄滩坝大桥、星光大桥、白家咀大桥建成通车,“三河六岸”互联互通格局全面形成。金宝新城华丽崛起,七古水街、黄滩坝、火车站三大组团初具规模,新区活力显著增强。新平街人行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老街两江商贸园业态逐步形成,老城功能持续完善。完成龙潭溪滨江大道、佛头山民俗文化区建设,建成东城电商园,平昌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实施星光工业园“智慧园区”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
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旧城改造,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建成安置房及各类保障性住房1.8万套,老街和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两江商贸园全面建成,完成仿古街建设。巴达高速、巴达铁路、国道G542全线贯通,城西客运中心、东城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城市交通畅行无阻。县城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建成城市展览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城市功能更加配套。背街小巷整治全面完工,大街小巷全部安装路灯,亮灯率达99%。完成巴河大桥至星光工业园滨河景观打造。建成红军石刻标语园并对外开放,佛头山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龙潭溪湿地公园开园投用,下龙潭溪休闲绿廊基本建成。实施城市增绿工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30余公顷。积极推进城市LED、建筑物霓虹灯、广场亮化等工程,展示山地水乡迷人风情。
整治环境秩序。紧抓“环境差、秩序乱、交通堵”等突出问题,建立完善联合整治工作机制,推动落实“门前五包”和“院内四自”工作责任,壮大环卫工人和文明劝导员队伍,全面推行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常态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科学设置停车泊位并实现市场化手段管理,车辆停放做到车型、朝向、间距“三个一致”。大力整治街面秩序,严格规范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五小行业”等经营秩序,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推动文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手联动,保持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经营市场等的高压态势,社会文化环境得到不断净化。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视频监控全城覆盖,加强治安巡查,有效遏制街面犯罪,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坚持惠民利民
创建实效更加凸显
推进民生工程。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覆盖,省市民生实事和县定“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江口镇至白衣古镇旅游公路、S304金宝至响滩、S203喜神至镇龙等重点项目全面竣工,加宽村道路110余公里、硬化社道路1200余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双桥水库成功供水,纸厂沟水库导流洞达到通水过流能力,江家口水库开工建设,水利体系更加完善。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农村饮水难问题。成功开通到成都、重庆的城际列车,圆了平昌人民的动车梦。全县14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2.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高质量通过省级、国家级评估验收,省政府批准平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攻坚实现整县摘帽。
落实村居公益性岗位5900余名,新增转移就业2.6万余人。江口六小、思源实验学校、江口三小、平昌中学新校区先后投入使用,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功创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个,建成爱婴医院10个,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7.8%,医保参保率98.44%,特殊困难人群实现财政全额代缴。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建成健康养老服务中心2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7个,7所敬老院适老化改造全面完成。城乡低保保障有力,社会救助应助尽助。不断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城乡卫生、教育、文化、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全面达标,群众生活水平普遍实现质的提升。
加强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城乡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城乡基层治理“10+1”专项行动,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深入推进法治平昌建设,持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建立社区管理网格、社会服务网格、社会治安网格,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坚持依法治访,个案研究,现场解决,专班办理,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矛盾9000余件。以安全社区和企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安全生产能力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奖惩体系,常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探索建立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推行公安大警种大部制大平台建设,牢固掌控社会治安,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和应急管理,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深入实施“12+4”行业领域乱象治理专项行动,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