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深化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西宁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重要指示及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市委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盯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抓落实,持续深化“1123大思政”格局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西宁市教育局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思政体系更具辐射力。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落实省市加强思政理论课建设若干措施,成立全市思政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委员会,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授思政理论课制度,健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讲一次思政课或作一次思政报告等“四个一”机制,党对思政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优配齐配强学校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专职辅导员,打造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育队伍,全员育人成效进一步凸显。注重思政“小课堂”同抗疫等社会实践“大课堂”深度融合,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体系建设,探索实践实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网络思政教育途径,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
正面宣传更具感染力。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持续深化重要时间节点仪式教育,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传承红色基因”等教育活动,推送网络思政优质课、“师说”等线上思政教育产品,推进“四爱三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教育活动,时时处处受教育、点点滴滴受熏陶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开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宣传阵地,建立西宁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合力推进“筑梦课堂-青少年自护”线上心理讲座,持续提升未成年人认知水平,引导其“免疫”不良信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宣传宣讲方式,组建“夏都之声”百名少年宣讲团,通过“小切口见大主题”“小故事说大道理”等方式,讲好身边榜样故事,“人人弘扬时代新风、人人争当时代新人”的气氛更加浓厚。
途径载体更具吸引力。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完善团、队干部队伍“专兼”配备机制,编印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成长指导手册,发挥团、队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学校团、队组织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持续提升。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点面结合全面推进校园文化示范校创建,“一校一品”格局初步形成。充分挖掘“两弹一星”“尕布龙”“小高陵”及绿色发展等地方育人元素,积极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实训基地、未成年人成长驿站等平台育人作用,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书香校园、我们的节日等传统项目育人功能,广泛开展义务讲解、秩序引导、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入脑入心入行育新人的渠道不断延展、载体不断丰富。
育人实效更具影响力。围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要求,健全细化家校共育机制,畅通家校联系渠道,依托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交流观摩培训、专题讲座千余场次,举办“家长开放日”“大家访”等活动,有效衔接家校教育,家校社会育人合力不断提升。制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十三项措施,开足开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市县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站)咨询、辅导及校级心灵小屋疏导干预作用,持续开展“心理健康阳光护航”行动,研发《西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地方校本教材,青少年“护苗防火墙”更加牢固。选树市县两级“新时代好少年”百余名,西宁红军小学马伟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西宁市第十四中学等4所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青海湟川中学等1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法及育人成效先后在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