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闭幕。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铆足了干劲,紧紧围绕当下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这其中,有不少与四川精神文明建设相关的内容。为此,记者走访了一些委员,聆听了他们关于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思考。
聚焦老百姓的幸福感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老百姓的幸福是政协委员们最为记挂的事。在这次会议上,各界别的政协委员们对他们所关注的民生大小事进行了热切探讨。
“城市更新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推动城市更新的一项系统工程。”民建四川省委带来一份联名提案,提出要推进四川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市更新。该提案中指出目前四川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仍存在一些难点,例如改造资金缺口大,更新品质不高,中小城市改造相对滞缓,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与法规适应性不强等。为此,该提案提出多项建议,如加强城市更新顶层设计,从居民需求、空间规划、区域特色等方面深入调研,主动适应城市规划要求;将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环境美化相结合,保持街道、建筑的框架基本不变;树立“自下而上”理念,问需、问计于民,推行“菜单式”“一院一策”模式,把群众改造意愿强、影响片区整体功能提升的项目列入优先更新范围;借助公共建筑改造助力生活服务业改造,不断满足群众对养老、教育、健康等美好生活的需求等。
养老话题也是委员们关心的重点。据预测,到“十四五”末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1320万人,占比将达到15.82%,如何加快实现健康老龄化?对此,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副主任沈骥结合全省实际,针对老年人社会保障支撑不足、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足、老年友好环境亟待健全、老年人价值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详细地从完善老有保障政策、全面落实老有优待、大力促进老有健康、积极推动老有作为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比如加快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以及家庭病床等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
推进落实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人工服务窗口,畅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加大省、市(州)和老年人口大县的老年医院建设投入,支持各地改建或新建一批康复、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积极发展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和院校远程老年教育。希望未来的四川,老年人全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沈骥说。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协委员们关心的热点。作为甘孜州妇联主席,委员穆黎一直在为促进甘孜州儿童保护和发展而奔走着。这次,她带来了提案《关于促进甘孜州儿童保护和发展的几点建议》。甘孜州2019年末总人口109.7万人,其中14岁以下人口约23%、25万人左右,但由于甘孜州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经济增长速度与其它市(州)相比较慢,继而导致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儿童发展起点低、速度慢。“在甘孜州,部分孩子因为监护人常年在外打工,或是生病缺乏劳动力,或是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等情况,缺乏健康成长所需的家庭环境,存在着营养不足、发育不良、缺少学习成长辅导等问题,对女童的性教育更是缺乏。”提到当下甘孜州儿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穆黎叹了口气。为改变现状,她在提案中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其中特别从妇联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坚持妇女儿童发展整体规划这一观点。
教育界别的岳必林委员同样关心着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孩子们受教育的情况,她指出,让脱贫后相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持续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重要途经。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四川相继摘帽的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更应该把巩固拓展教育扶贫成果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投入更大的精力、财力,创新教育帮扶方式,激活相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内生动力,提升他们未来的发展能力,从根本上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脱贫。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正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郭春生教授十分关注“微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构建的影响问题,他指出,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出现,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的到来,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了新的要求。“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往往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走近他们,运用好新媒体平台,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有效地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郭春生说,“当然,也必须要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疫情带来的思考
2020年,全国上下共同经历了不平凡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在这场大战大考中,政协委员们展现了他们的责任担当,贡献了政协力量,同时,疫情也带给他们一些思考。
“这次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志愿者的力量,但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省政协委员李俊英对记者说,她希望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尤其是社会志愿者激励保障机制。现任眉山市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的李俊英已经从事志愿工作十几年了,她指出,近年来,四川省志愿服务事业加速发展,志愿者人数及志愿服务组织快速增长,在扶贫济困、助学助残、应急救援、社会治安、心理疏导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此次抗疫斗争中成效显著,已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全省社会治理水平、增进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四川省志愿服务起步晚基础差,还存在着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保障不充分不落实、政府和社会的参与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为此,她建议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长期有效全方位、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比如在评选榜样、好人、三八红旗手等先进时,优先考虑星级志愿者。建立救助基金,构建并完善救助机制,对在志愿服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的志愿者,尤其是保障较差的社会志愿者应提供相应的救助;在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尤其是参与风险系数较高的志愿服务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应当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省政协委员、巴中市副市长邱成平则关注到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要真正做好防大疫打大仗,必须要加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扩大医学人才培养规模。” 邱成平表示,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的民生事业发展,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同时,加快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