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武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魏红霞
开栏语
日前,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共创文明启航新征程”栏目,探寻在新一轮创建周期,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如何践行人民至上宗旨,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持之以恒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线。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教育,稳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持续弘扬新风正气,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凝聚起不断奋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记者近日专访了武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魏红霞,听她讲述武威市驰而不息抓创建,久久为功促文明的故事。
凝心聚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
记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武威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有力举措?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
魏红霞:我们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和民生工程,持续抓细抓小抓实。立足实际,着力打造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公园、主题街、文化墙等主题教育示范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景观,融入市民生活点滴。
我们突出“三个抓好”——抓好宣传教育、抓好重点人群、抓好结合融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和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渗透各个领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全市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张福友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习近平总书记还亲临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指出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为我市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
以点带面
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促进文明
记者:近年来,武威市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来说,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获得感和幸福感?
魏红霞: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通过选树文明标兵和先进典型,引导他们在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持续扩大创建覆盖面,制定出台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等,对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2月,我市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我们将其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坚持高规格布局、高起点谋划、高层次推进、高频次督查、高标准要求,举全市之力,全民之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紧紧围绕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智城”目标,大力推进“三项革命”“三项行动”,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五个年”活动、“十大攻坚行动”、“三整治三提升”行动。
此外,我们创新体制机制,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实行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格局。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生活环境更加文明舒适,城市整体环境持续改善、形象品位不断提升、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丰富载体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文明
记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武威市怎样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魏红霞:紧紧围绕“五大核心内容”,我们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全域推进,多维整合统筹资源,成立试点工作市级指导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了17个成员单位挂点指导2个试点县、37个乡镇试点工作的责任机制。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实现全覆盖,民勤县、天祝县分别被列入全国和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区)”,并被评为2020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天祝县马生禄、马生才兄弟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成为扶贫扶智扶志的先进典型;天祝县“道德储蓄所”,以“道德积分”的形式鼓励人们崇德向善,有力推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古浪县“文明股”,通过积分量化折股分红,引导贫困群众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民勤县“德治理事会”,坚持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引导农民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修道德……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市积极推广普及“拱手礼”,引导市民“做文明有礼武威人”,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倡健康文明社交礼仪。
广泛参与
以多彩活动为载体传播文明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武威市做了哪些工作?
魏红霞:我们始终以便民服务为宗旨,重点围绕志愿者注册登记、活动记录等建纲立制,实施一系列激励回馈措施,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我们整合利用党校、道德讲堂、中小学校等阵地资源,打造科学理论宣教、生态文明实践等6大系列、26个教育实践基地。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规模从小到大、人数从少到多、覆盖领域不断扩展、服务水平日益提升,走上了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道路。
各类志愿服务在武威已蔚然成风,全市800多支志愿服务队、近32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积极讲理论、献爱心、送温暖。与此同时,我们还号召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目前,共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800多场次,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针对未成年人,我们如何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魏红霞: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我们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4名中小学生被评为“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创建省级文明校园11所,全国文明校园2所;凉州区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区,共青团武威市委等3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俞作志等3人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实现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完善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