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明西安新高地
——西安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之一
秦小文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创新方式方法,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项项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活动,犹如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悄然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古都西安时时彰显着文明形象、处处激荡着文明之风。

 

    加强顶层设计  锚定“新坐标”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西安蹄疾步稳,自觉在更高的参照系中找准坐标,助力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

    西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2020年7月,市委文明办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按照“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要求,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统筹调配志愿服务,盘活用好阵地资源,全面加强供需对接,着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兼具思想政治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宣传教育阵地。

    “《指导意见》让我们更加明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方式方法、实现路径和具体要求,我们就锚定这个‘新坐标’,推动文明实践整体水平不断提升。”面对全国试点重任,蓝田县文明办主任韩健平添了一份信心。

    西安市在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还逐步探索建立了“12345”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即:1就是“一把手挂帅”,三级书记齐抓试点工作;2就是凸显“城乡联动、城乡共进”两大特色,推进城乡文明实践同频共振;3就是建立“三级联动网络”,逐步实现全市文明实践全覆盖;4就是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打造“中心、所、站、基地”四级服务阵地;5就是建好管好“五大平台”,推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五项工作”落地生根。

    在“新坐标”指引下,西安市积极筹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统一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2020年下半年,借鉴长安区、蓝田县及秦汉新城试点经验,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纷纷挂牌成立,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相继展开,新思想、新政策、新理念、新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显著提升。

 

    整合盘活资源  搭建“新平台”

    把分散在各个条块中的阵地资源整合起来,把蕴藏在基层干部群众中的宣传教育活力激发出来,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时代飞速发展,总有抹不去的难忘记忆。2019年初夏,蓝田县董岭村修缮废旧教舍、图书室,建起“村史馆”。开馆当日,村民云集,一个个实物面前,人们追寻逝去的光阴。“村史馆留住了我们老一辈的念想,老物件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能让年轻人了解过去,记住乡愁,非常有教育意义。”63岁的退休老师董小满感慨万千。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需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盘活现有阵地资源、活动资源、社会组织资源,不“另起炉灶”。按照这一工作思路,西安市打破固有行政壁垒和条块束缚,有效整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阵地设施,盘活纪念场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统筹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五老”人员、公益人士等各方面力量,提高了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益。

    文化和旅游部门将文化站、文化馆、群艺馆、农家书屋、活动中心、影剧院等基层文化场所,全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了四级文化服务网络阵地全覆盖。教育部门整合校外活动场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心理健康咨询室等资源,打造家门口文化集市。体育部门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盘活现有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

    截至目前,在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基础上,全市整合2000余处阵地资源,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全域覆盖。

    推动试点先行   打造“新亮点”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没有现成经验,没有既定模板。西安市指导全国试点长安区、蓝田县,省级试点秦汉新城结合地方特色,用好优势资源,创造性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长安区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6个步骤,创新开展了“星火传习”理论宣讲活动。“看”:为群众播放一段与宣讲主题有关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视频或新闻视频;“诵”:为群众诵读一段经典,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为群众讲事实、讲故事、讲案例,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故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演”:为群众表演一段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利用乡言俚语、顺口溜等方式把“大道理”转化为“大白话”;“谈”:组织群众谈认识、谈感受、谈体会,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理论可信、可用;“唱”:组织群众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提升理论宣讲趣味性,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星火传习’理论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弘扬了主流价值,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建设长安的热情,效果很好。”长安区文明办主任赵晓薇说。

    “新婚礼文明不失喜庆,庄重不失热闹!”蓝田县三官庙镇冯岭村的新郎官冯翔这样评价自己的新式婚礼。着眼组织群众难的问题,蓝田县利用农村婚嫁喜事最能聚集农村“人气”这一点,把群众精挑细选的“好日子”、村民聚集的“好时机”,变成了开展文明实践的“好机会”,探索开展了“蓝田新婚礼”文明实践活动。吸纳8家婚庆机构21名司仪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新风尚培训,让司仪志愿者成为政策理论的传播者、移风易俗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在婚礼现场设置传思想、颂党恩、送文化、立家训、诵乡约5个环节,婚礼注重文明有礼又兼具仪式感,摒弃了大操大办,成为蓝田移风易俗的新载体。

    秦汉新城则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互联网+”新模式,搭建起文明实践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管理群众需求征集、项目发布、活动签到、时长记录、积分兑换,以及星级评定,让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一键完成,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的“私人定制”。

    开展志愿服务  涵育 “新风尚”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关键是“实践”,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对象是“群众”,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是文明实践的重中之重。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公益慈善、文明创建等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西安市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科技科普、卫生健康等“8+N”的志愿服务队伍1300多支。采取“宣传教育+实践养成”的形式,在全市开展“迎绿色十四运,做秦岭生态卫士”、“暖阳在XIAN”关爱空巢老人、“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2100余场次,在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西安市把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推动志愿服务建设的“演兵场”,全市19.7万名志愿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法科学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用暖心和爱心构筑起市民群众安全“防疫墙”。第一时间发出《志愿者居家八条作贡献》倡议书,编写网络版《新冠病毒防控知识手册》,宣传防疫知识,阅读浏览量超过5万。创作《文明家庭共同战“疫”》等网络宣传海报,源源不断传播城市正能量。在秦兵马俑文化景区、大唐不夜城、回民街、永兴坊等热门景点和美食街区,开展“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用“小餐桌”带动城市“大文明”。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冬日暖阳下的古城西安,“星火传习”理论宣讲遍布城乡,“周末哪里去·一起做公益”志愿服务定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已蔚然成风。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之下的文明之城、幸福之城、活力之城,正洋溢着蓬勃生机,奋力谱写着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当前:B4(2021年02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