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文明幸福曲
——陕西省汉阴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侧记
冯友松

 

    一座城市的发展,因文明更有动力。走进如今的陕西汉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道德模范引领风尚,志愿服务情暖人间,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新风正气不断积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巩固文明成果

    绽放文明风采

    自2014年获评省级文明县城以来,汉阴县持续围绕“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工作理念,把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县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奏响文明协奏曲。

    2020年,该县相继调整了创建工作指挥部人员,配足配齐工作人员,印发《汉阴县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把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各主责部门、分解到点,逐层逐级压实责任。

    创新巩固提升方法,该县运用“321”基层治理模式,对县城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并建立完善了“街长负责制”“门前四自一包”“早晚清扫、定时收集、全天保洁”等常态机制,巩固文明县城创建成果。

    为强化宣传教育,该县编印《市民文明手册》3万册,并利用多种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县城宣传,一批批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亮相县城大街小巷和公共场所。

    城市建设,硬件是关键。仅2020年,该县公共财政保障支持创建活动预算经费共计2991.4万余元,新增划停车位2000余个,增设信号灯和电子警察设备7处,改造提升文明交通语音提示设备等设施……文明县城的“金字招牌”逐渐转变成了让汉阴人民自豪的“幸福口碑”。

    发挥榜样作用

    激发群众力量

    在县城双八路旁,长约100米的全县第三届“道德模范”和首届“汉阴好人”事迹墙图文并茂、引人驻足。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不断加强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宣传力度。三年来累计评选表彰县级“道德模范”“汉阴好人”“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小公民”“美德少年”等典型1300余个,多人荣登中国好人榜、陕西好人榜。

    为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该县修订出台《汉阴县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实行文明单位动态管理,2020年全县共计申报创建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91个,该县城关一小、中坝村、查振坤家庭分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该县草桥村、实验小学分别荣获省级文明村镇和文明校园称号。

    汉阴坚持把“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和民生工程,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要求,着力打造示范村镇,全县有124个村达到建设目标,达标率为87%;举办“践行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引领文明新风尚”主题活动,制作了一批汉阴特色公筷推广运用,提倡“光盘”行动,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坚决摒弃面子观念、攀比心理和跟风心态。

    拓展文明实践

    尽展时代新貌

    汉阴围绕“善行汉阴·志愿小城”建设,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使志愿服务呈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2020年表彰最美志愿者10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1个、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4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个,南街社区郝海霞获评2020年陕西省最美志愿者。

    该县扎实开展“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劝导工作,县委文明办、县交管大队、县志愿者联合会牵头,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工作,“红马甲”“红袖章”构成了一道道温暖、亮丽的风景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志愿者联合会与县慈善协会联合发起“齐心战疫情、志愿保平安”——抗击疫情公益募捐活动,共接收捐款171.3万元,物资折价21.4万元,招募辖区33名青年教师为该县52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免费提供网上学习辅导,一系列大型志愿服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特色之一。

    汉阴县大力弘扬好家训好家风,打造了一批家风家训示范家庭、示范村、示范镇。2020年,全国首个“中国家训文化之乡”花落汉阴,成为“三沈故里”的又一张精神文化名片。

当前:B2(2021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