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褪去冬归尽,万物吐芽喜迎春。”下乡时,我骤然发现在河边,那些在微风中拂动的柳树枝条,已然有了嫩绿的颜色。在它附近的一株桃树,也绽开了粉红的桃花。而那些粉红的花朵一经嫩绿枝条的衬托,就显得格外娇艳。在柳树柔软的枝条下,正有一个青年男子,对着在桃花下的美女拍照,他俩是一对情侣吗?
柳树虽说只是一种平凡的树,既没有香樟木和金翅木的名贵,也不像松柏和梧桐那样被人关注和赞许,但它却透出了一种阴柔的美,有着它独特的品格。
当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在早春绽放时,柳树已然被春风染上了一层淡绿,将桃花、梨花衬托得格外漂亮。而在寒冷的冬天,它却又是最后才褪去“绿妆”。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花朵,也不提供甜蜜的果实,但是,柔软而谦卑的它,总是栖息在湖边、池塘边或河岸边为春风和飞鸟伴舞。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时,恰好看到了绿柳和红花,随之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崭新的村庄。在这里,诗人就是借柳写意,揭示了一种人生的哲理:面对逆境,我们得保持一种乐观心态,因为在逆境的背后,往往还有希望和机会。
柳树在古诗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古代诗人或以柳赠别,因为“柳”谐音“留”,所以常以“折柳”表示离别之情。或以柳言愁,如柳永的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一组合,就构成了一幅哀愁的景象。或以柳寓情,“杨柳”就是一个情思缠绵的意象,如唐朝诗人齐己在《残春》中写道:“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而古代以柳的意象所写的名篇佳句更是数不胜数,诸如李白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温庭筠有“杏花落尽不归去,江上东风吹柳丝”;刘禹锡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白居易有“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戴叔伦有“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杜牧有“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为什么总会有一对对的情侣在柳树下悄然私语?我想主要还是因为柳树是一种寓意了缠绵情意的树吧。
柳树是平凡的,却是富于诗意的,它那优雅的风韵,来自于唐诗宋词的长久滋养,它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春风,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