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过年
晓蔚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前几年,流行旅游过年、反向过年这些时尚、轻快的过年方式。如今,传统年俗不断被互联网重构,被移动社交重构,被短视频重构。

    而我,一直喜欢“读书,观月,品茗”的过年方式。除夕,翻阅古今名人笔下的“年味儿”,三五成句,四六为情,纸短情长,让人心生欢喜。唐朝诗人高适的七言绝句《除夜作》写道:“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夕之夜,游子和家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全诗精练含蓄,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情深微悠远。故前人谓此诗:“添著一语不得”。

    《田家元日》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五言律诗,叙写了诗人新年伊始的心绪:“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诗的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颔联写诗人已进入四十岁的壮年时期,本应出仕,大有作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职,虽然如此,但他对农事还是非常重视,非常关心。颈联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白天,在田间,诗人和农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在路上,诗人荷锄伴牧童一道回归村庄。尾联扣题,明确点题,写田家元日之际,村民们凭借占卜纷纷预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显然,这首诗没有状写辞旧迎新的热闹,没有抒发节日思亲的情感,而是将诗人自身恬淡、惬意的情趣水乳般交融于节日的气氛之中,读来自觉有一种和谐自然之美。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家喻户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旧桃符都换成了新的。诗人在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中,抒发了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了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半山先生一颗赤诚的童心。

    透过这些诗句和文字,我真切地看到,不同的人生阅历,对过年的态度各有千秋。对旧历年,鲁迅一向冷淡,他要么逛书店买书,要么读书,与平常日子没有什么区别;老舍过年则喜欢热闹,《北京的春节》写于1951年,笔调优美,描绘了老北京春节前后的日程、活动、礼仪、景观等,一幅活脱脱的老北京民俗风情画卷,让人回味无穷。仔细想来,我觉得每年过年时读大师笔下的“过年”,领略不同时代的“年味”,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我喜爱过年读书,品味古诗词里的年俗年味,因为那些古老的习俗,刻印着我们一路走来的风景,那是我们与故乡与亲人共享的温馨记忆,是无法忘怀的乡愁、甜甜的乡愁。

    今日,我读着韦庄的《谒金门·春雨足》:“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一边读、一边想:“书香深处心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这书中洋溢的风骨风情风味,其内核是传统文化孕育发展终臻高度的优秀基因的充分诗意表达,令人沉浸,令人心醉。

当前:B3(2021年03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