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为破解塑料污染难题,保护生态环境,2007年底,被称之为“限塑令”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发布,有效缓解了塑料污染。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为“限塑令”加码,明确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实施“限塑令”既能引领绿色发展新风尚,也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在《意见》发布一年多后,执行成效如何?近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现 状
“限塑”渐成共识
《意见》出台后,各省市也相继发布“限塑”政策,倡导企业、市民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浙江升级“限塑令”,明确将分步骤重点限制和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被称为成都版“史上最强限塑令”的《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实施部分塑料制品禁产、禁售行动等十大行动实现禁塑、限塑目标。北京“限塑10条”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等六大行业提出禁塑、限塑目标。海南于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以“禁塑令”代替“限塑令”,明确区域内将彻底告别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随着各地政策的加速落地,各企业、商家等践行“限塑令”的共识也不断加深。记者3月2日走访时发现,成都市肯德基(华达餐厅)已经不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而是改用纸质吸管。记者从肯德基方面得知,今年1月起,全国6900余家肯德基餐厅已全面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6300余家肯德基餐厅也将堂食、外带的一次性塑料餐具更换为木质餐具。
在成都少陵路附近的一家星巴克门店,记者看到柜台处盒子中放着纸质吸管、木质搅拌棒等,未见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踪影”。“2019年年底,星巴克全国门店均已开始使用纸质吸管。”星巴克成都公司工作人员刘禹告诉记者,星巴克还研发了环保直饮杯盖,顾客可以抠开凸起位置直接饮用,不需要吸管。
3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伊藤洋华堂(双楠店),发现除了连卷袋,超市收银处的购物袋均已换成绿色生物降解塑料袋。“我更喜欢用布袋子,承重力比塑料袋更好,也更环保。”市民刘木木向记者说道。
难 题
“限塑令”落地
存在诸多“堵点”
尽管“限塑令”在多地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限塑令”落地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阻碍。
根据《意见》,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目前大部分餐饮店已将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更换为纸质吸管,但纸质吸管“口感不好”“戳不开”等问题,让不少消费者难以接受。“喝起来一股纸味,根本吸不起奶茶里的珍珠。”四川农业大学大三学生孙言若对记者说。
小型餐饮店、农贸市场摊主等对于“限塑令”知晓度不高,也阻碍了“限塑令”的全面铺展。记者探访多个农贸市场发现,市场内部分摊主对于“限塑令”并不知情。而在多家小型餐饮店,记者发现店内仍在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饭盒和吸管,当记者问起是否知晓“限塑令”时,部分餐饮店店主表示了解“限塑令”,但执行起来有些困难。
四川生态环境厅等14个省直部门在去年12月开展的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中发现,现有绿色可降解塑料制品成本高、相关生产企业生产规划布局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供需体系,因此削弱了“限塑令”的落地力度。广州市资深环保人士康金华也坦言:“可降解塑料制品成本较高,多数企业、商家等无力承担。一个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已经超过1元钱。”
愿 景
全社会形成
绿色生活方式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据实际情况有效落地“限塑令”、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更好地推行“限塑令”,让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陕西省政协委员陈康劳呼吁通过强化监管力度“限塑”。“‘限塑’是民生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通过强化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零售业餐饮领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等推动‘限塑’的落地。”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紧盯生产供应环节、消费流通环节、回收处置环节等重点环节不放松。”成都市发改委工作人员杨晓琨给出建议,“比如在生产供应环节,经信部门组织对涉及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企业进行产能摸排;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农膜治理,组织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工作,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查,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
“限塑禁塑不可能一蹴而就,政府应该持续宣传教育,尤其注重将限塑禁塑宣传教育延伸到学校、社区等,呼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四川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邵志军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发出价格合理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环保产品。
“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具体举措,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减少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傅艳表示,“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尽量带布袋或者纸袋去购物,养成文明习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