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园区力争“首吃螃蟹”

 

    跑运输的村民阮礼华开始养大闸蟹了!

    连日来,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户有村,这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阮礼华和他的大闸蟹成了村民们关注的焦点。在凑热闹的同时,很多人不禁要问:一个种水稻和苞谷的地方,养大闸蟹能成吗?

    “能!”阮礼华答道。今年1月初,他有幸作为村民代表,前往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水产养殖基地考察交流,“嗅”到了发展中华绒毛蟹养殖的商机。

    回到村子后,在崇明区水产养殖专家的指导下,阮礼华改造好水塘,还种上了水草,等着大闸蟹“安家”。就在前几天,首批1万只中华绒毛蟹从上海运至户有村的龙潭生态农业园区。

    “小东西老是摆出张牙舞爪的样子,可爱得很!”这几天,阮礼华早起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蟹塘,把他观察到的蟹苗生产情况记录下来,并反馈给远在上海的水产养殖专家董宣。

    作为村里第一个养大闸蟹的人,阮礼华着实没多少经验,董宣便成了他的好帮手。“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水草的生长情况。有任何异常,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我。”董宣通过视频通话叮嘱道。

    临沧,向来以核桃、坚果等“山货”出名。如今,也有大闸蟹这样的“水产”了。结缘过程中,沪滇帮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对口帮扶云南省临沧市的上海市崇明区结合自身优势,注重扶“基”扶“业”,以产业精准扶贫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经两地农业部门对接,大闸蟹养殖被确定为帮扶项目之一,并首先落户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

    “这里气候温暖,水质较好,适合大闸蟹生长。”董宣说,去年2月底,700斤优质蟹苗从上海运至双江,投放到当地40亩水塘和18亩稻田里。

    刚开始,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沙河乡的大闸蟹生长情况并不理想,问题出在了水草上。双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建雄说,经崇明区水产养殖专家多次指导,这个难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当年11月底,沙河乡的大闸蟹顺利上市,卖出了不错的价钱。

    今年,沙河乡将大闸蟹养殖规模扩展至60亩,还与水产品批发商签订了收购合同,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养殖户的积极性。

    眼下,大闸蟹正准备脱壳,“饭量”明显增加。陈建雄在微信群里告诉各养殖户,每天下午6点左右尽量喂些螺蛳肉和玉米粒。“不久就能吃到本地产的新鲜大闸蟹了。”他说。(新华社 严勇 李荣)

 

当前:A2(2021年03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