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主动入位,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今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
未来的乡村什么样?如何把乡村建设好?新农村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围绕社会关切问题,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描绘了美好蓝图。本期聚焦从保护传统古村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旅融合三个方面,反映各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经验,以期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建设乡村,规划先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不少地方立足实际,科学制定规划,打造美丽乡村。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过去由于缺少村庄规划的指引,村庄无序建设,“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现象仍有存在。因此,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坚持绘好蓝图搞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并明确要求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
近日,在广西钦州乡村田间地头,不时可见展现环保理念的别致景象。屋檐下,是用草帽、竹笼等改造而成的灯盏;村道旁,是用枯木筑成的围栏、破旧水缸制成的桌子;围墙里,镶嵌着废旧农具、电器等,与周遭似诗如画的田园风景相映成趣。
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刘李屋屯80岁的村民刘世珍,喜欢在茶余饭后到家附近的小广场走一走。“过去废弃的物件不舍得扔,常常堆积在房前屋后,现在重新利用起来,变成了独特的风景。”刘世珍说,过去乱糟糟的猪圈、牛栏、荒地经改造后,变成了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等,如今生活变得舒心多了。
用废弃木料制成的秋千、跷跷板等成为孩子们娱乐玩耍的新选择;镶嵌在砖墙里的“三转一响”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在钦州浦北、灵山等地,当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留住的不仅是村民们不忍丢弃的老物件,还有他们难以割舍的乡愁。
浦北县县长李遥说,他们依托现有资源,花大心思让老物件焕发新生机,用“绣花功夫”提升乡村品质,以诗意和灵性唤醒乡村活力。
近几年,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不仅留住了“美丽乡愁”,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湘南大山深处,湖南省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这个唐宋年间就有烟火的千年古村,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8年,在上级文物部门资金支持下,虎溪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古戏台、古建院落等近3000平方米的区域实施文物本体修复,通过更换楼板、瓦片、栏杆,修复马头墙、屏风、门窗等部件,古村重焕生机。同时,还成立纪念馆,陈列1934年红六军团长征过境虎溪时的珍贵文物。
201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拯救老屋行动”在各地推进。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几年前,原户籍人口1400多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不足200人,部分老宅年久失修,只剩残垣断壁;村里原有120多栋明清建筑,多栋被拆除。
2017年5月,在政府支持下,龙潭村开始“拯救老屋”、复兴古村。“针对古宅多为土木结构的特点,我们聘请老工匠艺人,采取传统工艺进行修复。”驻村第一书记夏兴勇介绍,他们还创新推出“认租15年”运作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修缮古民居。
“谁租房谁修缮,与租客签订15年合同,15年内每年每平方米只收3元钱租金。”夏兴勇说,目前,龙潭村有32栋古民居采取这种做法,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承租修缮古民居,长期定居。一座座荒废的老宅被认领修缮后,既保存了村庄原有风貌,又发展了新兴业态。江西人曾伟的“落户”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第一眼见到龙潭村,曾伟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他在村里租下一幢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以读书为主题的“自用 分享”生活空间。
“拯救老屋行动”则采取政府委托,社会组织运作、监督、管理的项目实施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地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新机制,吸引了农民回村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非遗项目活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改善,有效激发了传统村落的活力,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加快人居环境提升
增添农民群众幸福感
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具体任务包括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等。
厕所革命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曾是过去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2018年以来,一场厕所革命在吉林省长春市广大农村持续推进。三年间,长春市厕所改造整村推进已达430个,有21.7万户农民用上了新厕所。
“新厕所冬天不上冻,夏天没苍蝇,清掏后还能直接给菜园子施肥。”农安县开安镇万来村村民付立江说,他家自2019年9月免费换上堆肥式深埋旱厕后,以前嫌家里厕所不卫生的孙子也爱从县城回来住了。
付立江家更换的堆肥式深埋旱厕是长春市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改厕路线,经过时间和市场检验、农民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适宜高寒地区使用的三种旱厕改造模式之一,此外还有堆肥式浅埋旱厕和微生物降解旱厕。如今,万来村成为辽宁省“厕所革命”新产品新技术固定展示区,集中展示着10余家改厕企业的60多款改厕产品。
厕所革命直接带来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长春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站副站长朱胜国介绍,长春市在推进厕所改造的同时,还加强畜禽粪污处理,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建设收储运设施,鼓励畜禽养殖户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畜禽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目前,长春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93.07%,规模养殖场装备配套率达97.1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少不了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东王村位于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浙江省嵊州市。守着“越剧发源地”这块“香饽饽”,东王村却长时间默默无闻。“以前这里就是一个‘脏、乱、差、臭’的落后农村。”69岁的村民朱益超说,过去,村民把鸡鸭养在村里的小溪边,生活污水也直接排放,每到夏天蚊虫横飞、异味四处飘散。
东王村痛定思痛,2017年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了入村口与房屋立面,建起了水上戏台,实施主要道路“白改黑”、弱电线路“上改下”、景观“绿改彩”工程……最重要的是,实施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嵊州市首批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村,东王村采用中科院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负荷技术埋设管网,统一处理生活污水。
如今,清澈见底的溪水中鱼儿成群,村里的古树、民居与穿村而过的小溪相映成趣,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致。水好了,游客也来了,红火起来的旅游业带动了村民增收。人多的时候,村里的农家乐吃饭还得“排队取号”。
东王村只是嵊州市数百个受益于环境整治的乡村之一。近年来,嵊州市联合专业污水处理企业和银行,合力解决农村治污技术和资金难题,目前已覆盖辖区内全部行政村。“我们已建成生活污水治理终端948个,惠及百姓约12万人。”浙江省嵊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裘颂东说。
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甘肃省开启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遗留的大量秸秆和废旧地膜常让村民头疼。在临泽县倪家营镇下营村,过去农户在后院养牲畜,秸秆随意堆,一到下雨天,巷道里脏水遍地。“火灾隐患很大,一不留神就‘火烧连营’,村民们吃了不少亏。”村民葛新说。
2015年起,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多部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试点推行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县区一把手考核内容及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同时,选择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作为旅游专业村,按照A级景区标准打造。干部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自治州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兰宏介绍,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关键是制度创新和长效机制的建设。过去农村保洁“各扫门前雪”,效果有限。而将城市环卫的成熟运作模式延伸到乡村,保洁力量集中管理,解决了农村环卫设施落后、保洁力量有限、管理松散的弊端。“有的县区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大大提高了保洁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李兰宏说。
甘肃通过省、市、县三级统筹资金,在农村建成垃圾分类集中点,乡镇建成垃圾转运站,采用一体化处理模式,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闭环。农村一些背街小巷,都定期有保洁员清理。各地涌现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卫生评比“红黑榜”等奖罚机制,保护环境逐渐成为村规民约。
加快构建农旅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农旅融合发展,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也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是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恰尔巴格乡阔恰艾日克村,美丽乡村建设结出旅游硕果。民族歌舞、休闲垂钓、瓜果采摘……凭借“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座塔里木绿洲里的村庄在2020年8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阔恰艾日克村是和田地区旅游融合发展的缩影,村第一书记韩建平介绍,这座1800人的村庄从2018年开始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庭院整治,将闲置房屋打造为“金窝窝”民宿,还在政府扶持下集体打造出招牌项目“玉湖艺家乐”,集休闲垂钓、餐饮娱乐、农业观光等为一体,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当地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融合加速,通过“旅游+”模式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产业升级,为塔里木盆地的和田绿洲注入新活力。“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已成当地特色,品牌赛事正盘活大漠山川,汽摩运动带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闹尖措的家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曾是国定深度贫困县,全县有6个深度贫困乡镇。2017年,来自尖扎县能科乡、尖扎滩乡、当顺乡等7个乡镇30个村的251户946人,告别过去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浅脑山区,来到依黄河而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
当地政府和村民合力,将部分安置点改造为有旅游接待能力的农家院,利用地处黄河岸边、海拔1900多米、气候宜人、景色别致的优势,通过“关门是家、开门是店”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2020年暑期旅游旺季以来,德吉村的农家乐越来越红火,去年10月1日,村里30多户农家乐几乎客满。“刚搬下来的时候,从没想过会来这么多游客。”德吉村村民德吉昂毛说。
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德吉村已与过去大不一样。在保护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当地打造了藏茶采摘体验区、特色美食街、五谷画创作工坊和沙滩游乐区等,许多来自城市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到乡村+生态的旅游乐趣。
从德吉村出发,沿碧绿的黄河一路向北约30公里,到达尖扎县康杨镇城上村。除了德吉村,当地政府还因地制宜实施了康杨镇城上村、当顺乡古什当村等4个地区的乡村旅游项目,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300余人,间接带动500余人就业,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部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2017年,城上村生态旅游项目正式启动,先后投资160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和村级广场,开发了“青年林”土窑烧烤区和10户村民自办的农家乐。纷至沓来的游客带来消费红利,城上村逐步将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如今,撂荒20多年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60座温室大棚,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西瓜等果蔬农产品,昔日的‘黄土坡’已经变成了‘银山坡’。”城上村第一书记刘贵明说。
在城上村开心农场,成片的蔬菜已经成熟,水萝卜、青椒、西红柿等已被游客采摘一空。“游客们不仅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还可以将蔬菜带到烧烤区制作美食。”刘贵明说,这种体验形式很受游客欢迎。
目前,城上村每周接待游客约600人次,每逢节假日游客高达1000人次。生态旅游不仅美了村庄,还使城上村每年增收9.6万元,“开心农场”“千亩果树经济林”“城之上·花千谷”三个产业,成为城上村的致富引擎。(本版编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