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日渐获得公众的关注。近年来,江口沉银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备受关注,《国家宝藏》《国宝档案》等节目的走红,乃至相关文创产品的热销,都体现着大众对考古日益高涨的热情,“公众考古”这一概念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公众考古”是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的一种尝试,通过开放、展示考古过程,普及文物知识,还原历史脉络,让更多人走近考古、了解文物、热爱文化,推动文博人才培养和文博事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
如今,考古不仅“上新”了众多发现和成果,还“上新”了面向公众的模样。考古不再是不足为外人道的神秘学问,它很乐意用青春活泼的语言告诉公众,中华大地上曾经发生了什么,中华文明经历了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围观”考古,开始思考历史、当下与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迸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500克黄金,数万锤敲打,厚度仅有0.2-0.4毫米,点赞超百万……近日,95后博主复原三星堆新近出土黄金面具残片的视频走红网络,引发一波网友“献上膝盖”。就连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也在朋友圈分享并喊话:“来我们修复馆上班吧。”
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六个祭祀坑出土了包括黄金面具残片在内的500余件文物,引发又一波全民文博热。近年来,公众的文博热情与日俱增,考古发掘、文保修复等昔日的冷门领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热点,其中,既有富于技术含量的二次创作,也有公众“围观”所构成的惊人关注度,还有文艺创作和消费领域的新意频出,多元传播既推动了考古“出圈”,更体现了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见证考古新发现
直播点燃公众文博热情
今年3月,一场长达6小时的考古现场直播,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祭祀坑”中的文物出土过程呈现在公众眼前。有网友点评:“现在的博物馆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亲民了。”
考古学与直播的联袂,近年来已不鲜见。2015年11月,央视直播了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1号主墓开棺过程。2007年12月,直播“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过程……通过直播,公众亲眼见证了埋藏于地底的文物重光于世,这种现场感与历史感的交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体验。
近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向公众网络直播了终评会,入围终评环节的20个项目,由汇报人依次向公众报告,遗址、文物对于还原历史和古老生活场景的重大意义,考古工作者的不凡经历,深深打动着线上线下观众,被称为“年度最强考古公开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举办的30多年,是考古工作不断走入社会公众视野的30多年,也是考古事业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30多年。评选活动采取的一切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公众更深切感触考古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参与和分享考古学对构建民族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的独特贡献。
直播等传播方式揭开了考古的神秘面纱,让公众得以直观感受考古工作。对于热爱文博事业的非专业人士而言,亲身参与考古也成为可能。2020年11月,河南安阳开启“公众考古模式”,面向全国发布考古志愿者招募“英雄帖”。从田野考古常识培训,到现场观察地层堆积,通过土质、土色的差异来判断遗迹的叠压、打破、共存关系,辨认陶器器型、收集出土文物小件……几天里学到的各种技能让志愿者们大开眼界。
“来之前没想到,考古是如此细致的工作,不是探险、挖宝,没有想象中的惊险刺激,当然也有偶尔的惊喜,但更多的是枯燥烦琐的记录,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和耐心。”来自上海的自由职业者陈超说。
对于志愿者们认识上的转变,负责培训的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并不奇怪:“不少人是通过影视剧、小说了解考古,平时很难真正接触到,就会觉得很神秘,志愿者活动让考古走出了‘象牙塔’。”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公众考古强调考古学不只是属于考古学家的艰深学问,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全民共享的,考古学也应回应公众关切,将考古信息传递给公众,并激发公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近年来,我国在公众参与考古方面有不少探索,比如开放考古现场,让有兴趣的百姓参观、与专业考古人员交流;一些网友借助“云端”直播体验“云考古”,等等,很大程度上助力了考古“出圈”,点燃了公众的文博热情。
以文化为根基
创意助力文物“活起来”
时下,助力考古走入大众视野的新传播方式不断出现,相关文创产品的用户体验也不断提升,富有参与性、设计感的文博周边产品正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新热点。比如风靡大江南北的由河南博物院出品的“考古盲盒”,把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结合,将十二生肖兽首印章、大将军虎符、武则天金简或杜岭方鼎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甚至还有“隐藏款”的惊喜。消费者拆盒后要先在土块上喷水,用洛阳铲挖出大致轮廓,再用刷子清理、砂纸打磨,细致还原考古过程,而非简单地盲抽一件文物复制品,既模拟了考古的未知性,大大提高了体验的趣味性,又以独特的方式致敬了考古工作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魅力。
手拿脊兽雪糕、荷花雪糕,徜徉故宫、圆明园,美景与美味相融……近年来,依托文博场所文化元素而兴起的文创甜品,点缀了参观者的文博之旅。前不久,“舌尖上的湖北省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在微博、小红书上频频刷屏,越王勾践剑慕斯、编钟蛋糕、虎座鸟架鼓提拉米苏……宝藏文物纷纷变身甜品,让逛展喝茶吃甜品、与文物来一场浪漫邂逅,成为文艺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切中了当下年轻一代的消费偏好。
在山东博物馆,上线不足两年的鲁博手礼平台已汇集百余位设计师,创新“博物馆IP授权”“平台智能化设计派单”“设计师分佣激励”“工厂生产发货”四方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3月18日,山东省文创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鲁博手礼平台提出将以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驱动力,以文创孵化基地为加速器,共同打造平台2.0升级版,加快文物活化与创意成果落地。
从长远来看,盲盒、甜品、文创助推下的考古“出圈”并非终极目标,找到以文物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热点的契合之处,让其辐射出深远的现实意义,多元化促进文博教育,塑造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更值得关注。正如一位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者指出的,文旅或博物馆文创,有助于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距离,他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可以塑造对自身文化的情感。
在《国家宝藏》第三季的节目中,一名文物摄影师向观众讲述了自己与兵马俑上一枚古代匠人指纹“不期而遇”的经历。穿越千年沧桑,古老匠心于细微处闪现,击中今人“泪点”的,既是历史的厚度,更有情怀与文化的温度。
一位网友评论95后博主复原黄金面具残片的举动:3000多年前,那名工匠也许没有想到,在很久以后,会有一名年轻人与他心意相通。这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
在文创产品推陈出新、话题热度不断升温的现象背后,是公众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增长的兴趣,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自信。一方面,考古学肩负着增强公众文化自信的使命,另一方面,公众文化自信的增强,也对考古学的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推动考古学的发展。以文化为根基,不拘一格的文化创意,助力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也让博物馆等文创场所更具亲和力。
博物馆热度持续
文博事业未来可期
公众走近考古、了解古代文明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过,在博物馆中参观考古发掘文物仍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式。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吸引更多人走近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近年来各地均有颇具成效的探索。
今年元宵节以来,以乐舞俑为核心灵感、借助5G+AR的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舞蹈《唐宫夜宴》火出荧屏,直接将河南博物院送上热搜,连续一个多月,相关搜索是以往单日搜索量的3至5倍。在业界颇具权威的“博物馆头条”微信公众号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全国热搜博物馆榜单上,河南博物院位列领跑位置。线上热搜对于线下参观的带动实实在在——前往河南博物院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星堆新一轮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以来,激发了社会公众的参观热情,自3月下旬起,三星堆博物馆参观人数逐日增多。在清明小长假,三星堆博物馆成为了新晋网红景点,共收获了4.5万余游客的青睐。携程集团数据显示,受三星堆关注度提升的带动,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等文博场馆近期热度也排名居前。从全国情况来看,去哪儿平台介绍,清明假期全国文化古迹类景区的整体热度较2019年时增长了3.8倍。景区热度同样带火了相关文创产品,比如三星堆博物馆的不少文创产品就巧妙利用“千里眼”“顺风耳”等造型元素,保留了三星堆纵目文物的“神秘微笑”,文物自身的魅力通过天南海北的消费者,也进一步得到传播。
当今时代,博物馆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在搜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娱乐多元功能的基础上亦担当着媒介、舞台、社交、旅游、创新引擎、第三空间等更加复合化的职责。博物馆也逐渐走出封闭、呆板、沉寂的传统印象,日渐成为城市文旅目的地、网红打卡地、IP衍生地及媒介关注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核本身就具有穿透“次元壁”的能量,找准连通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创意切口,完全可能引爆流量,但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人们真正需要的文博普及,既要有趣,更要“有料”。
创意、科技和互联网传播方式,为考古“出圈”、博物馆“走红”按下“加速键”,但文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专业、专注的人才队伍,这其中,要有秉承匠心精神,让出土文物重现人间、重焕光彩的考古人、文保人;要有怀抱学术志业,甘坐冷板凳、埋头故纸堆的理论家、研究者;也要有懂文物、爱文化,能够利用现代方式讲好文博故事的普及者、媒体人;还要有以创意助力文博“跨界”“出圈”的策划人、设计师,等等。多元化人才队伍,能够为文博事业贡献才智、增添活力,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本版编辑综合)
被误解的考古
◆ 误解:考古等于盗墓。
◆ 真相:不能将考古与盗墓混为一谈,不仅仅因为它们站在较量的两端,更是因为,它们有着泾渭分明的根本诉求。考古人寻求的不是奇珍异宝,不是经济利益的获得,而是能够触及古代文明的线索,其过程是获取一种研究资料。当然,考古围绕的也不仅仅是墓葬,还包括各类古代遗址;除了陆地上的田野考古,还存在海上的水下考古。
◆ 误解:考古就是寻宝。
◆ 真相:很多人以为,考古就是搜寻、挖掘出一个又一个沉埋的宝藏。殊不知,更多时候,考古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挖土”(确切说法叫清理地层)才是常态,很可能掘地三尺仍没有发现任何文化遗迹,其中的艰辛和枯燥,常人难以想象。考古发掘出土的也未必是价值连城的宝藏。而且发掘本身仅仅是考古的一部分,此后还需要旷日持久的研究。
◆ 误解:考古仅关乎过去。
◆ 真相:考古的发现与成果,将影响未来历史文化研究的方向,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甚至颠覆以往的认知。考古更是对社会进化的探索,只有深刻和清醒地了解人类的过去,才能更加明智地对待未来,从中汲取智慧。
考古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同样是面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就不单是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任。考古以实证帮助我们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文化认同感将油然而生,进一步塑造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自豪感。(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