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张法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总体形势,我们要深刻认识涉外法治在应对国际环境新矛盾新挑战中的特殊地位和关键作用。

    当前,我国正面临涉外法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实。仅以涉外律师为例,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律师51.3万人,进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涉外律师人才库的仅有2200人;国内能承担高端涉外法律业务的律师更是凤毛麟角……

    我国亟须一大批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在涉外立法、司法、执法各环节提供涉外法律服务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加快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刻认识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好服务于高水平对外开放。

    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单靠法学院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至少有两点素质要求:一要懂法律外语,二要通国际法律。鉴于英语的国际通用语地位,法律外语主要指法律英语。可以说,法律英语是涉外法律服务不可或缺的工作语言。法律英语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语言。市场调研表明,本土律师较外国律师的劣势不在于涉外法律知识,而是法律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法律英语语言技能欠缺是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人员的一个短板。法律英语的学习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关键点。然而,目前法律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很难在我国的法学院系实现,外语院系承担法律英语专业教学,责无旁贷。

    涉外法治工作内容并不等同于国际法教学。涉外法治比国际法内涵更为丰富,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法,涉及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也包括中国法的域外适用,还包括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别法。

    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充分理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周期性长、人才成长呈阶段性等特点。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具体举措,积极培育法律英语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切实加大法律英语学科扶持力度,突出法律英语交叉学科的战略性引领作用。高校要勇于打破院系藩篱,加强横向联合协作,推动法律英语学科建设快速到位,加快设置法律英语专业,系统化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涉外法治专业人才。

    高校外语、法学教育教学改革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涉外法律服务现实需求,正确理解法律英语学科专业内涵,打破一切人为障碍,加快推进法律英语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培养模式、国际合作诸方面真正有创新突破,为系统化培养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开好局、起好步;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有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4版(2021年05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