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课外读物,确保阅读质量
陈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良师,能使人获得知识、理解世界,甚至为一个人提供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

    对孩子来说,好书尤为重要。一本好书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能帮助孩子从小立志实现远大理想,或在幼小的心灵里播种美好希望,从而激发孩子积极进取。相反,一本劣质的读物会给孩子灌输错误的思想或知识,给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不良影响。中小学生的知识和思想水平有限,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力通常不足,因此,书籍的选择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巨大。

    优秀的课外读物,才能带给孩子高质量的阅读体验。目前,市场上的出版物极其丰富,但有些读物并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如一些架空历史的故事,严重扭曲或篡改了史实,会对孩子的认知产生误导;有些书籍存在过多的暴力情节,过度渲染“胜者为王”,诱导孩子崇尚武力。我曾有一名学生,与同学稍有矛盾便要动手,对这名学生的行为纠偏耗费了老师们很多心血,通过深入沟通,大家才得知,这名学生沉迷于一些充斥暴力场景的漫画书,常常模仿其中人物的言行,而受此影响,日常生活中他便习惯于以武力“横扫一切”,漠视规则和互相尊重等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课外读物进行必要的筛选与甄别,把不适宜他们阅读的内容加以“屏蔽”,是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大事。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了推荐课外读物的责任主体是学校,这一办法的出台,有助于使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得到提升,能够有效避免一些不适宜的书籍进入校园,给少年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笔者认为,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读物前,一定要进行精心设计,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如向小学低年级学生推荐《中华美德故事》一书时,老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加强交流,探讨大禹为什么要历尽艰辛去治水,孔融让梨的心理动机是什么,等等,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勤于思考,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中华传统美德。

    《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从源头上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提供了保障,有助于让优秀读物更好地发挥育人效果,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成长。

 

当前:7版(2021年06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