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双减”之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其中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等。本报上期话题(8月4日B3版)探讨了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那么,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又该怎么减?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之后,又该如何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本期话题对此予以探讨。


    治培训班乱象


    既治“地上“又治“地下”

    李英锋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中办、国办印发的“双减”《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明确提出一系列要求。社会各界对此反应强烈。

    多年来,飞速发展的校外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满足了学生的素质提升需求,给学生提供了便利和帮助。但校外培训也出现了种种弊端——以焦虑式宣传误导学生和家长,引发过度培训,加剧教育不公;虚假夸大宣传,高额收费,培训内容与合同或承诺不符;卷走预收款跑路,让家长血本无归……这些问题侵害了学生和家长的权益,加重了教育负担,破坏了教育生态。从严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已经势在必行。

    根据“双减”《意见》,对校外培训要从主体资质、融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收费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管制,可以预见,随着“双减”《意见》以及配套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措施的落实,在市场明面上,校外培训乱象将得到有效遏制,学科培训行业将有序调整,有的学科培训机构甚至只有退出,与学校恶性、不当竞争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

    然而,监管部门也要谨防校外培训乱象“按下葫芦浮起瓢”,以变通形式“暗度陈仓”。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允许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寒暑假、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科培训,一些机构或人员会不会由明转暗,无证运行?名义上为非营利机构,会不会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学科培训,背离公益属性?私教、一对一授课、网络授课等行为,会不会填补以往规模性校外培训的空白?比之位于明处的校外培训,这些问题隐蔽性更强,规范程度更低,对学生和家长权益的侵犯、对教育生态的破坏也可能会更严重,同时对监管提出了更大挑战。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在严管市场明面的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全面拓宽监管视野,延伸监管触角,建立健全对症有效的监管机制,对各类“暗箱”培训加强防范和治理力度,对黑机构违规培训和在编教师有偿参与补课或营利性培训“零容忍”,让触碰底线者付出必要代价,坚决封堵校外培训的“地下”乱象。只有对校外培训进行“地上”“地下”全领域防治,才能把“双减”《意见》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既要“减量”又要“提质”

    苑广阔

    今年6月15日,教育部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其主要职责是: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指导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党的建设,拟订校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可以说,新部门的成立,释放出对校外教育培训加强监管的积极信号,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如今,中办、国办又发布“双减”《意见》,足见中央整治校外教育培训市场乱象的强大决心。

    笔者认为,校外教育培训的监管重点应在“减量”与“提质”两个方面。

    减量,就是提升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和平台的设立门槛,杜绝在不具备相关条件和资质的情况下,成立校外培训机构和平台。可以说,之前校外教育培训的乱象,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条件不够、资质不足的机构造成的。

    道理不难理解,在一种无序发展、野蛮生长的状态下,市场竞争白热化,一些实力不强的培训机构或平台,常常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抢占市场份额,招揽学生,其中包括虚假宣传、欺骗式营销等。只有提升了设立校外培训机构和平台的门槛,加强审核,才能把一些不具备条件和资质的机构挡在校外培训市场的大门外,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教育培训乱象滋生的土壤。

    此次发布的“双减”《意见》规定: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这就提升了门槛,有助于校外培训机构减量,各地应坚决贯彻执行。

    提质,就是提升校外教育培训的质量。学生需要的是高质量的校外教育培训,校外教育培训低质发展,既损害学生和家长的权益,也妨碍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些培训机构重市场营销,轻培训质量,把大量人力资源都投入于“卖课”,把“卖课”当成最高目标和最大追求,却忽视了课程卖出去以后的培训质量,导致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越来越低。

    “双减”《意见》规定: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这便是关于提质的要求,各地应当遵循。通过加强监管,让教育培训机构把精力和资源花到提升自身人员的培训上,花费到提升课程质量和培训效果上,这才符合被培训学生的利益,也才能满足家长的期待。


    让培训班失宠


    做强免费线上学习

    郭元鹏

    有人说,校外培训是部分学生的刚需。在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之外,还是要给部分学生创造其他课外学习路径。笔者深为以然。

    “双减”《意见》提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使用力度,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这一条内容,就是在缩减校外培训机构的阵地之下,为学生创造其他课外学习的路径。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是有益的互补关系。如今,我们的线上教育并不匮乏,但多数是商业机构推出的,价格较高,一些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商业机构的线上教育往往也有“抢跑”等行为,超前超岗教学,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从结果上说,不少商业机构的线上教育在本质上是功利教育,与眼下倡导的减负、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因此,“双减”《意见》提出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当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做强做优了,就能够起到“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试想,有了公益的线上学习服务,还有多少学生愿意接受收费的线上学习服务?这样一来,就减少了部分家庭的教育成本,同时,也可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符合科学教育理念,减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

    “双减”《意见》发布之后,更多地方教育部门、地方教育资源、地方学校教师,应参与到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的行动中,把免费在线学习从“学校版”升级到“网络版”——从学校内部延伸到社会,从独享推进到共享,最终实现“线上义务教育”阔步前行。

    去年,免费在线学习在防疫期间被广泛运用,成为全国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主渠道,在进行线上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各级教育工作者各显神通,探索出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式。如今,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应该不是难事。

 

    做足学校课后服务

    丁慎毅

    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受追捧,也与学校课后服务不足有一定关系。 如今,“双减”《意见》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其中包括: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由此想到今年6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对中小学课后服务明确提出四点要求: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切实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随着“双减”《意见》和教育部上述通知精神的落地,相信课后服务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校的标配。但课后服务涉及到家长工作单位、社会资源、政府财政、教师负担等多方面问题,仅指望教育部门来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并不现实,还需各地通过创新来共同推动。

    针对有家长提出“单位要求自己加班,又该怎么接孩子”的问题,地方基层政府和企业要加强沟通,对需要接孩子的家长,减少加班次数,尽量确保夫妻双方能轮流接孩子。对于单亲家庭或有特殊情况的员工,孩子上学期间,原则上尽量不再安排加班。

    针对有老师提出的加班负担问题,地方政府要用好社会资源,以减轻教师负担。据报道,有的地方以家长委员会为组织主体,依托学校的场所开展课后服务;有的地方以社区工会和团组织等为主体,借助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为社区内中小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有的地方鼓励校外机构和学校密切合作,调动校内外教育资源,共同开展课后服务。这些措施都值得借鉴。

    针对课后服务的经费问题,有专家建议,有能力的城市最好全部由财政负担。财力有限的城市可采取成本分摊的方式,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承担部分费用。经济困难的区县,在国家和省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给予支持的同时,可依照“学生自愿,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根据服务内容,向家长收取适当费用。

    通过因地制宜的创新,动员各方力量与教育资源,合力做足学校课后服务,无疑是“双减”《意见》发布后,各地都要探索和努力的。

 

    禁止偏题怪题难题

    王军荣

    “双减”《意见》指出,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笔者认为,这也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一个关键点。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多年来一直在提。然而,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老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外增负的主要推手是校外培训机构。

    其实,不管是学生作业负担,还是校外培训负担,其关键问题在于考试的难度。换言之,一般的基础题,校内的老师能够教会,但一旦涉及到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校内一些老师几乎不讲,或很少讲。于是,为了拿高分,为了进重点学校,家长要将孩子送往校外培训机构,许多培训机构的重要“卖点”,就是教会孩子解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一旦升学考试不再出现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校外培训机构的这个“卖点”就不重要了,作业负担同时也能减轻。毕竟,如果掌握基础内容就行了,就用不着搞“题海战术”。

    据报道,面对一道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培优题,两位硕士家长却怎么都回答不出来,拿到答案以后大呼“上当受骗”。这道题目是:请看下面三组数字,第一组:1、3、7、8;第二组:2、4、6;第三组:5、9。这三组数字都因同种规律而分组,请找出其中规律。许多家长冥思苦想,都回答不出正确答案。实际上,答案是这样的:第一组数字的发音音调是第一声,第二组数字的发音是第四声,第三组数字的发音是第三声。这道题目后来被公布到网上,引来教育专家一阵子狂批:十足的偏题、怪题,既不关乎智商,也不关乎情商,为了偏而偏,为了怪而怪,无利于培养孩子!

    如何保障中考升学考试不再出现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这需要对中考升学试题有科学的评价制度。对各地的中考升学试题进行考前监督、评价,一旦出现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要及时阻止,或在考后监督、评价,出现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与教育部门的考核挂钩。如此,才可能倒逼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在中考中消失。

    当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消失了,校外培训机构就少了吸引学生的筹码,家长就用不着盲目地让孩子上补习班、培训班甚至竞赛班了。

当前:B4(2021年08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