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要坚定创则必胜的决心和意志,以‘归零’的心态再起跑,以崭新的姿态再出发,开启榆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篇章。”9月6日,陕西省榆林市委书记李春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上如此强调。
近年来,榆林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榆林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彰显资源型城市要素集聚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始终以“输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思想认识再提升
唱好文明进行曲
“创建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综合考评,是城市之间综合实力的对话和比拼。”
“创建是基础,提升才是根本,创建的过程就是方方面面提升城市硬件和软件整体水平的过程,这些年的实践表明,通过创建不但改善了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关键的是提升了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创建文明城市已经融入了整座城市的‘肌理’、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就是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更好地展示榆林人开放包容、崇德向善的新形象。”
……
榆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结束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大会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凝聚了创建共识,也增添了创则必成的信心和决心。
问题短板再聚焦
唱好为民服务歌
“对照测评体系,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达到全省同类城市的平均水平3%以上,而榆林只有1%左右;建成区内每平方公里的公共厕所要达到4座以上,目前榆林还达不到这个标准……”榆林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创建信心的同时,也对新一轮创建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短板有着深刻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
问题和短板就是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榆林市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抓手,紧紧围绕测评体系要求,突出改善民生,做出了一体推进古城保护、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加快推进科创新城创新港一期、水上运动公园、古城北城墙修复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推动凌霄广场审批建设进度等一系列工作部署。决心年内实现会展中心、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东沙文体馆、第三污水处理厂……
“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我们24小时不停地施工,加快实施管网改造、道路拓宽等补短板工程,用我们工作的高标准,推动城市日新月异。”榆林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员说。
激励机制再健全
奏好创建大合唱
强化正向激励,加强反向倒逼,树立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是榆林市用制度保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工作突出、排名靠前的部门单位,市委、市政府公开通报表扬。对连续两个季度通报排名末位的部门单位,单位和个人一律取消年度评优资格,这力度是空前的大。”听了大会上的部署,市委文明办科长高耀凤如是说。
制度管根本、利长远。榆林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榆林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榆林市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考核奖惩和问责问效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我们将实行周通报、月调度、季排名制度,每周向相关部门单位发送任务提醒函,每月在电视报纸以及新媒体平台公布任务完成情况排名,每季度市委、市政府听取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然后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市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员表示。
干部群众再发动
奏好创建新乐章
榆林市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努力推动形成文明城市创建的良好态势。
9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钱劳动到新建路、城北建材综合市场、迎宾大道、榆溪河生态长廊等重点创建点位,市长张胜利到火车站广场等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启东到榆阳区红山路沿线、东沙农贸市场等地,市委常委、榆林军分区政委赵西月到古城步行街、榆林汽车北站、榆林八中、上郡南路综合农贸市场等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媛到工商银行榆林分行、喜洋洋商厦、天惠购物、广榆小区、榆林六中、市工人文化宫、榆麻路等地,市政协副主席麻占平到中心城区沙河路、沙河口农贸市场、恒生购物中心航宇路店等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马治东到榆林高新第六小学、榆林高新第五小学、北东环路沿线、高新时代广场、邮政榆林分公司、金花购物等地进行查看督导……
“有了领导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市上上下下都行动起来了,广大市民自觉投身各类创建活动,整座城市在‘文明’的引领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市委文明办工作人员说。
如今的榆林,处处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公共秩序更加有序了,生活也更加便利快捷了,每一位市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