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征程中,北京市顺义区吹响号角:文明城区创建必须驰而不息、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作为北京东北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新城之一,顺义区2018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以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中央文明办、北京市委的部署要求,对标先进,全域覆盖,齐抓共管,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纪录。三年创建,全区建机制、补短板、打基础,创建氛围日益浓厚,政务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八大环境不断优化,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如今,顺义迎来文明发展机遇叠加期,一个更加通达开放、更具创新活力,集聚“文明因子”的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呼之欲出。
◆ “谋”字在先
顶层设计高位推进
顺义啃下的每一块“硬骨头”和创下的每一个新纪录,都源自顺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决心。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重心何在?顺义的思路十分清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按照“立足首善、示范全国”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四套班子“一把手”任指挥,各位区领导任副指挥,层层压实责任,抓好落实,统筹协调,联动配合,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格局,全面推进顺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健康发展。
在新一轮的文明城区创建中,顺义明确提出要克服上一轮创建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充分发扬“绣花精神”“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把新一轮创建工作抓得紧而又紧、细而又细、实而又实,以文明城区创建的更好成绩展现顺义的良好形象,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两区”建设、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首都重点平原新城建设等全区各项重要发展机遇提供更为持久的支撑、带来更为强劲的活力、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深入开展,顺义制定了《顺义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加强文明城区创建组织力量的若干措施》,明确三年创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把年度任务分解至各个部门,细化创建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总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推动创建工作与全区中心工作、日常管理全面结合,与城市治理水平提高有机融合,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要以‘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务求必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把文明城区创建引向深入”,作为顺义创建文明城区的指挥,区委书记高朋在文明城区创建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区上下要不断巩固扩大创建成果,努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融入城市治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干”字当头
砥砺奋进勇开新局
创建蓝图已绘就,方向路径已明晰,狠抓落实是关键。
由谁来落实,又如何落实?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顺义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不断激发细胞活力,充分发挥群众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开展清除“城市牛皮癣”、文明交通倡导等十大类主题宣传活动和社区综合治理、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提升等十三项专项行动,打造“流动文明”公交车,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风尚、创建口号、诚信建设等内容,加强文明城区创建宣传引导和主题实践工作,开创共创共治共享新局面。
培育“主体”。目前,顺义有注册志愿者235439名,培育了“暖心橙”“文明骑手”等志愿服务组织4000余个,并利用顺义好人、北京榜样等身边榜样以及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示范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讲好“顺义文明故事”,形成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干群共建的良好局面。
打造“载体”。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礼让斑马线”“空调调高一度”“V蓝北京”“垃圾减量 垃圾分类”“鲜花送给文明人”等专项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在全区张贴公益广告、制作景观小品3050余处,做到了抬头可见,驻足即观。同时,优化升级“创城有我”微信小程序,将其打造成为全员参与、发现文明、点赞文明的综合性文明互动服务平台,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收集新闻线索,曝光不文明行为,激励群众参与互动,实现“互联网+”文明服务,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营造全民创建氛围。
建立“机制”。及时召开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会,曝光问题、分析形势、凝聚力量、总结经验、明确方向,推动创建工作深化落实,确保创建机构健全,指挥、督查、执行等工作机制无缝衔接、高效运转,不断完善常态调度、考评、通报、点评、测评机制,促进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确保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
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顺义区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境卫生、文明行为、交通秩序、氛围营造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并实施每日巡查、每周调度、定期点评等工作机制,健全顺义社会治理新格局。
◆ “实”字为本
矢志不渝幸福加码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文明正是百姓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在推进文明城区创建中,顺义以“实”字为本,让文明润泽城市,矢志不渝为幸福加码。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182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从“15分钟生活圈”圈出便民幸福新生活到“八大环境”不断优化,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新开放的 “三馆一院”到全域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都印证了顺义区文明城区创建带来的新活力,随着创建的不断深入,全区惠民利民的潜力仍在不断被唤醒。
顺义区把“菜篮子”工程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同步协调推进,坚持以基础建设为重点,持续改善农贸市场硬件设施整体水平,先后完成了多家农贸市场的全面升级改造,为广大市民营造了一个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
既重“面子”,又重“里子”。顺义区坚持点面结合,注重提升城区品质,用心绘就百姓宜居的幸福蓝图。全区按照“十无五好”标准完成了182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以“绣花功夫”抓实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区的“面子”和“里子”同样敞亮。
城区形象变化背后,是顺义区城市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提档升级。全区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动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美化等便民惠民举措落地生根,进一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同时,结合测评结果形成“体检报告”,聚焦问题会诊分析找“病因”,立行立改,通过“微治理”“微更新”打造善治之城、精致之城、智慧之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未来,顺义将继续以奋进、昂扬的姿态应对这场文明“长考”,不断丰富创建内涵,续写文明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