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橱时,忽然翻出刘绍棠的小说集《瓜棚柳巷》,思绪瞬间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想起了那些与我厮守晨昏的书。
那个年代,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对阅读如饥似渴。而那时的乡村,可供果腹的精神粮食却很少——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农家怎会有闲钱买书呢?每月末步行二十多里到镇上的供销社去买书,便成了我最盼望的事情!要买书,钱从哪里来?只好自己到处筹集:割白柳条卖,养兔子卖,挖各种中草药卖,捡各种废品卖,踩着没膝深的泥去塘中割蒲草编成床垫卖……
《瓜棚柳巷》《蒲柳人家》《志摩诗选》《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每次凑够了钱就去买一本新书,渐渐地竟积累了好多本。每次书到手,我都如获至宝,用报纸包出一个新书皮,然后悄悄地溜到村头的大柳树下、村东的青麻地里,静静地一个人去读、去悟、去咀嚼书中的每一个泛着油墨香的文字。乡村的日子慵懒而悠长,我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那时的我,记忆力特别好,阅读时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优美词句就像输血一样滋滋地输入我的脑海!每一本书读完,我都觉得自己像充了气的皮球一样,瞬间鼓胀了许多。那是一种阅读后的愉悦,一种收获后的欣慰。尤其是刘绍棠的作品,他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提出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乡土文学理论,对我影响极大。时至今日,我依然钟爱乡土文学:乡愁馥郁,土气土味,风情成趣,雅俗共赏。
寒暑假时,我还多次来回四十多里坑坑洼洼的土路,到县城里的新华书店买一些“流行期刊”,如《鸭绿江》《大众电影》《杜鹃》《诗林》《星星诗刊》《演讲与口才》等。当我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村里,刚一进村口就会呼地围上十几个小脑袋——小伙伴们早就等着我了。我们聚集在村头的大柳树下,俩一堆仨一伙儿地分看这些期刊,边看边抢,还吵吵嚷嚷,真让人愉快。那是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农村里甚至连电视都没有,这些期刊恰逢其时地填补了我和更多农村孩子的饥肠。
中学时候,我读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的这种描述对我而言是再形象不过了。那时我读四大名著,点灯熬油,昼夜不息,除非家中农活特忙,否则放学到家,写完作业就溜到村后的枣林中——那里人迹罕至,极适宜读书,还可以放声朗读,兴之所至,手舞足蹈,快活至极!
现在回过头去看,我少年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好学的年代,我们无意于消费,而在意于学习。海魂衫可以穿得破洞,但书包里的名著却齐齐整整!那些青春年代读过的书,成为我成长的台阶。而今,我偶尔也写一些文字,还出版了几本小书。这一切都得感谢青春时代一场场与书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