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纪》还在印刷时,我曾向作者何万敏索要电子版,欲先睹为快,可不期然迎面撞上那些惊艳的图片,我立时终止了翻看,决定等纸本书出来细读。如此美好的图片,有着似淡实浓味道的文字,应该深阅读慢慢品,我怕电脑阅读的惯性损坏这种感觉。
拿到该著,果然如此——图文并茂,照片十分漂亮,文字非常丰富。首先冲击人的是视觉,拍摄视角选取都很独特,有深意有韵味。断壁残垣,三两截城墙,一两间破屋颓椽,这在一般人眼里是入不得景的,可何万敏拍摄下来,收进文集。岁月已逝,而烟火留存,其取景眼光、视角均浸入其独特心态。开篇一幅满脸沟壑的老人照就震撼人心,这犹如罗中立《父亲》画作中人物般沧桑的老汉有着深邃的目光,是在凝视远方还是双眼早已习惯于眯起来?老人满脸的纹路沟壑,衣襟和手上的泥巴,古道岩石上若隐若现的蹄痕,这是只有饱尝世事磨洗的人,才能发现和铭记的岁月信物。
《凉山纪》与百度百科的区别在哪里?文学与科普的区别在哪里?关键在有人。在于是经人咀嚼触摸的知识,山川入我眼,清风拂山岗。这是他一个人“咀嚼”过的凉山,经他气息浸染而出的凉山。何万敏用行走的方式和凉山对话,也让我记住了对彝人由形入神的描述。
开篇“凉山·古道”出手不凡,叙述不疾不徐,悠长的岁月,如碎片散落似断实连,情感上不惊不诧,如渔夫打捞岁月,是为见处虽短虽碎,可岁月悠长,历史深邃,杂乱零碎的山石溪流被他用一条古道穿连起来,竟然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历史的记忆、文化的记忆,也是西南夷人生存史的记录,它是物像记也是人物记。《凉山纪》就是一路行走的行者笔记,文字简洁,句子简短,隐藏洒脱之气。初见句短,以为气短,却后见文长,又感其气长,是为语短而神长。记者不打诳语,所以句子短,端出来的都是干货,言之有物,扎扎实实地叙事状物、绘人,抒情啊夸饰啊都可视作水分挤掉。句短而气实,如蚕嚼桑叶,亦如细浪洗沙,方知是慢岁月,慢生活,慢味道。作者再三强调:“我更愿意安心住下来,去听当地人慢慢讲述,获得足够的细节和心灵感悟。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太过浮躁,不要走马观花,最有用的是细节。每到一地,当地人的从容不迫与吃苦耐劳,无疑都成为我在旅途中收获的一笔财富。”正是在这由形入神,提炼当地人的精气神,咀嚼岁月养育的地气中,形成了穿透人际障碍的形神共振,古今神交。
作者的讲述,文气舒缓,有史有人,山水自然是有的。人有今人故人,事有今事往事,山水遗迹正是进入今人故人、今事往事的门。文气的舒缓来自于历史的沧桑,来自于生活的底气,来自于世世代代人生活的倔强。故人已去,楼头赋诗,千载悠悠,纵风情千万又如何说得明白,惟余一声浩叹而已。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抒情,也没有过多的阐释,因此他没有“装”,不用装腔,不用作势。面对说不尽说不清的事,保持一声长叹,一双望眼,是明智的,甚至是智慧的。城门楼头,古道蹄踏,这都只是一把开启历史、开启故人往事的钥匙。屐痕处处,不是赶着“到此一游”,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而是触摸历史感悟世事人生,是在别处看见自己,求得证悟。清风明月随我游,这样的探访其实是伤神的,是耗损心力的,旅游是身游,更是神游。在何万敏的寻访中,上山下河,有脚劲,这个凉山之纪,都是沾染他“脚气”的。屐痕处处,风雅得很潇洒得很,而在大凉山寻访,却是艰难得多,时时涌上心头的便是他那老君滩上的“救命恩人”“讨口棍”,它知道一路的喜忧艰辛,难怪值得“供奉起来”。
要为大凉山作传作纪,并非文人雅兴,只因生于斯长于斯,呼吸颦蹙、凉山的气息营养都是日常,为它作传作纪也都是本能,也是融入血液之中而未考虑推辞的责任。纪者,有纪传,有纪实,有纪录,纪通记,区别在其态度之郑重、场合之正式、成果之厚重。能否由日常的“记”升格为带有历史厚重感的“纪”,随笔素描速写能否打出油画一样的质感,关键在于每一落笔背后意义的支撑,有意义的支撑就能留下耐咀嚼的深味,没有的话就是随风飘散的琐碎日杂,这里有发现的眼睛,还需要体味的宁静。
或者还原一下,说穿来,就是个游记。可游记多矣,又能说出个什么花来?阅读前,人们可能会抱以冷眼,预期值并不能算高。可恰恰是经受挑剔的眼光,显出了《凉山纪》的不凡。它写出了边地文化的平常心,而这种结论竟然是从一系列的否定式表述中反推而出的。它写神秘的大凉山,可它却不盗宝不掘墓,文风上不夸饰,内容上不猎奇,这和时下流行的热门题材大相迥异,有宝不夸宝。它直面生存的艰难困苦,发掘人心底的淡定与自然、沧桑与倔强;关注于人的生存意志,即便因为贫困不婚不娶,也平静接受,困难的生存状态只是抵达生存意志的桥梁。非虚构关键在于穿过真实后,能触摸到温度,这样的真实就不只是皮相的真实,而是抵达本质的真实,是自我的真实,是融入个人体验的活的历史,这样的文本就具有了召唤性。凉山“纪”者,历史的残破感、悠远感,生命丰富性的感慨,尽入其中。
望气《凉山纪》,感悟大地心。《凉山纪》是田野笔记,行走记录,也是纪实散文,真情、实感,有识见。其语言朴素、沉静,文气舒缓,有散文的心态与笔调,不夸张不伪饰,而非诗歌、小说、戏剧的心态与形态,散文的平实、沉静往往与诗歌语言的张扬夸饰、躁动形成对比,如同环肥燕瘦、浓妆淡抹间的对比。正是在此心态下,我们接受了作者的语式,倔强的用词如同倔强的古道老头,久之见怪不怪,反而亲切,大有“你来了”的寒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