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前置条件,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在这项积累正能量的“未来工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高屋建瓴
文明校园创建有声有色
校园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顺义区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规划为引领,以课堂为主阵地,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创建参与率达到100%。
在顶层设计上,顺义区围绕中央统一部署,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全区文明创建的重点工作之一,印发工作方案,制定创建基本原则,强化对标创建、择优遴选推荐、坚持动态管理、注重示范带动。
在创新载体上,顺义区围绕创建标准,在全区74所中小学制定文明校园创建方案,邀请家长、社区工作者广泛参与,协同推进学校文明水平的提高。同时,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各中小学依托100余种线上线下课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诵读红色经典 赓续红色精神”“学雷锋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327期。
顺义区按照“全面开展、自愿申报、逐级推荐、提前公示、择优评选”的程序,分段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同时,从实地、资料、问卷三个方面,以听、看、问三种方式进行检查并复查。目前,顺义区74所中小学获评“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获评率100%;14所学校被评为“首都文明校园”;牛栏山第一中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夯实平台
育德育才强化阵地建设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深化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和重要阵地。顺义区按照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要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并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和活动成果。目前,顺义区共有市区级乡村学校少年宫21所,辐射5639名学生。
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多彩活动是有效载体。顺义区各乡村学校少年宫依托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系统开设了50余种文体活动课程,形成了舞龙、剪纸、抖空竹等非遗优秀传统课程。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采取双向选择制,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申报,同时聘请校外专业教师、民间老艺人作为兼职教师。
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制度建设尤为重要。顺义区制定下发相关文件,从政策层面指导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成立由区委常委、区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多部门分管联动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工作管理、安全管理、财产管理、辅导员管理、档案管理等五项制度,以管理促发展。制定下发《乡村学校少年宫考核评估办法》,每学期联合多部门进行督查考评一次,多元聚力助推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焕发更大活力。
多方合力
同心携手呵护花开静好
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顺义区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教育网络。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顺义区落实《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举行以“常规加特色”为核心的德育校校行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家长委员会,着力培育校风;成立家庭教育学校,开展亲子文化活动,着力培育家风;在社区建立家长学校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办社区课程,满足未成年人需要,着力培育社风。同时,切实抓好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市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管理,建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顺义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作用,在网上推介48家教育资源单位,提供艺术类线上学习资源平台16个,在公众号推送艺术家大师课20期。同时,制定印发《顺义区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控工作方案》,做到网吧日常检查全覆盖,并积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保障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