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有教育兴起,才有科技发展和国力崛起。作为教育强市,首先应该是优秀教育人才的聚集地,先进教育理念的实验场;其次,教育强市不仅能输出大批优秀人才,而且能吸纳大批优秀人才走进城市,从事教育事业,从而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打造教育强市就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挖掘侯马传统教育优势,以“四化”(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品牌化”、职业教育“实用化”)为方向,以教育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推动教育纵深发展,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体系。
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化”
学前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门槛,教育强市的前提是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化”。侯马市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凡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须在土地出让时设置前置条件,明确配套幼儿园为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其产权在建成后移交给政府,确保配套幼儿园与住宅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同时,侯马市加快公立幼儿园建设,引入市场机制,配建教育资源,新建公立幼儿园5所,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学前教育“入学难”“入学贵”等问题。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
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侯马市从以下方面入手:
加快编制侯马市中小学教育专项规划,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全面推动集团化办学,最大限度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求。
大力开展好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推行师德承诺制,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使广大教师真正将思想认识凝聚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上来,真正将精力投入到开展教学、钻研业务上来。
激发校长活力,完善校长队伍管理办法,建立校级领导优胜劣汰机制,同时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让校长从教学岗位上脱离出来,专心从事管理工作,以集中精力谋学校发展大计,推动学校前瞻性特色化发展。
切实促进名优教师发展,以“名师工作室”等为载体,有效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构建惠及全体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全程发展的服务型培训体系。
健全优秀教师引进机制,切实加大对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特级教师、奥赛教练、实训人才等特殊教育人才。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逐一摸排每个有课后托管需求的家庭,坚持自愿参加、免费服务的原则,与家长签订课后延时托管协议。按照先进地区的做法,托管全部实行“校内托管”“免费托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托管场所设施建设、维修费用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支出,工作补助由财政设立托管专项经费,以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的方式拨付。
推动高中教育“品牌化”
在集中整合教育资源,引进培育高端人才方面,侯马市与山西省内外名校合作办学,招聘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实现尖端引领、互融互通,扩大侯马教育知名度、美誉度和满意度。
重点打造省级示范高中品牌,突出办学精品化理念,加大对校园建设、师资引进等软硬件的支持力度,发挥侯马一中集聚效应,以高中教育质量的强劲攀升吸引周边县市学生慕名而来,凸显“低进高出、低进优出”的侯马教育特色,使其成为优质的普通高中。
侯马一中被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确定为“高校优质生源基地”。通过学习借鉴名校的管理办法,不断加强与名校间的学术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向课堂、向教研、向名师、向管理要质量,不断提升高考达线率。
推动职业教育“实用化”
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就要突出一个“实”字,侯马市树立产教融合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围绕五大经济、六大集群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信息化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善人口结构,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实用人才。
突破职业瓶颈,发挥好侯马职业教育在周边县市的影响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同时,不断招揽人才、用好政策、扩大规模,积极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与平阳广日机电有限公司共建机电实训基地,与三皇侯马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与侯马市晋烽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创新,申请产品专利,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侯马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
努力与侯马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无缝对接,与侯马平阳重工、建邦制造、汤荣等龙头企业联姻搭建互联、互通、互信平台,培养实用化人才,为产业注入强大生命力,保持旺盛活力,助力五大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者为山西省侯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