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买年” 重在养成理性消费习惯
王军荣

 

    新年伊始,很多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平台写下了自己的新年计划,“不买年”就是颇具人气的关键词之一。“不买年”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自己的消费行为作出限制,不买不需要的东西,持续时间从一周到一年不等。(据1月25日《中国青年报》)

    消费方式从“头脑发热的剁手”转变成“人间清醒式下单”,从“买买买”到“不买年”,这是可喜的转变,是理性消费的开始,值得点赞。

    买东西,显然不能为买而买,也不必因为价格便宜而买,应该是为了需求而买,那种狂欢式的购买在头脑清醒之后,换来的往往是后悔。而一些人为了购买到便宜货,更是货比多家,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买来的还有可能是非必需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挑战“不买年”,让自己在购物面前保持冷静的心态,是一种消费理念的进步。

    “不买年”不是决不购买,而是只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这体现的是人们消费态度的转变。这么做,不仅改变了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减轻了经济压力,将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节约时间,用来提高自己。

    对于一些习惯于“买买买”的年轻人来说,挑战“不买年”并不容易。首先,要养成理性的消费习惯。不陷入冲动消费的泥潭之中,不会因为明星推荐而购买,不会因为头脑发热而购买,不会因为价格便宜而购买,购物的唯一需求是自己需要,要将购物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其次,要养成理性购物的分类与排列习惯。对自己的购物要进行分类,要分清楚重要性和次要性,比如,有网友对现有的物品,按照衣、食、住、行、玩分成5个大类,每个门类再详细地分为必需品、调减数量品、非必需品等,根据每天物品的购买与消耗,更新自己的购物排列顺序。还有网友制定了购物原则:是否特别喜欢,是否一定要买,是否适合自己,思考使用率和刚需性。再次,要养成反思和纠正不理性消费行为的习惯。对于已形成的注重享受购买过程的消费习惯,改正起来并不容易,因此,需要不断反思和纠正,日积月累,消费习惯也就会有一定转变。

    年轻人有更多重要的事需去完成,比如提升工作水平,比如学习知识本领,等等。如果总是陷入购物之中,且为购物而购物,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生活态度,须力求戒之。

    有必要指出的是,“不买年”倡导的是有品味地买、高质量地买,需要从物质消费带来的快乐,转移到精神世界的满足。应该说,挑战“不买年”有助于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但挑战“不买年”不是为了挑战而挑战,最终的落脚点是养成理性消费习惯,这才最重要的。

 

当前:B3(2022年0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