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
创新“文明实践+” 为民服务添活力
何培

    今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文明实践+”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坚持在“文明”上下功夫,在“实践”上做文章,创新运用“文明实践+”模式,拓宽为民服务渠道,让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

    坚持“文明实践+理论宣讲”,传播时代发展好声音。西和县紧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市县党代会精神等内容,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讲思想、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法治、讲科学、讲新风等“七讲”活动,不断充实宣讲内容、丰富宣讲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理论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村内广场上开展宣讲,加强和群众的互动交流,运用感人肺腑的故事、短视频,通过方言土语、乡村大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

    坚持“文明实践+‘一约四会’”,架起乡风文明连心桥。为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西和县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规范提升,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构建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四大组织全覆盖,并建立起运行机制,定期召开会议,评议村内相关事宜,做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让议题群众知晓、过程群众明了、结果群众清楚;制定完善群众认可、切合实际、约束有力的村规民约和市民公约,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持续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倡树“红事缓办、白事简办”的文明新风。通过健全“一约四会”,在群众之间架起了乡风文明“连心桥”,将文明的种子播撒进群众心田。

    坚持“文明实践+暖心服务”,拓展为民办事新渠道。西和县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五比五树”等活动,各乡镇、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立足实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各类志愿服务组织、队伍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技能培训、环境卫生清洁、文化指导、疫情防控等活动1400余场次。依托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为群众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送平安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聚焦一老一少一困和残疾人群体,开展关爱志愿服务行动,通过走访慰问、救助供养、帮办实事等方式,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坚持“文明实践+道德滋养”,激活文明创建源动力。为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西和县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分季度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活动,用身边典型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激励引导广大群众对标先进、共倡新风。建设“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引导广大妇女群众通过志愿服务、善行义举获得超市积分,兑换物质回馈,树立“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此外,采取群众大会、主题活动、广播影视宣传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科学素质,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坚持“文明实践+环境整治”,掀起文明地标打卡潮。西和县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工作部署,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服务融入陇南“三城五地”的重要工程,打造“洁净美”的城乡环境。广泛开展“弯腰行动”、“烟头革命”、巾帼行动、“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做到整治区域全覆盖、系统整治无死角。美丽城市、美丽村庄、美丽小区、美丽校园、美丽河道、美丽公路、美丽景区吸引群众争相“打卡”,掀起文明地标“打卡潮”。

 

当前:3版(2022年04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