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改进文化“两创”工作的思考
黄玉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个讲清楚”、推动文化“两创”上需勇当排头兵,站准方位、明确方向、展现担当,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各方面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有效路径,努力打造文化“两创”工作新标杆。关于如何加强改进济宁文化“两创”工作,笔者有以下思考。

    深化理论研究,更好地理解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儒学研究机构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强化高等院校、党校、研究机构作用的充分发挥,打造高端儒学研究平台,为建设具有全球主导力和影响力的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贡献济宁力量。扶持社会性学术社团、社会组织发展,建成多层次、开放性、有影响的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平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挖掘研究,以儒家文化为重点,推进孔子、孟子思想研究,在儒学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话语权。

    把“两创”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华文明道德高地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时代价值,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统筹推进精神风貌提升工程、社会治理提质工程、美好生活共建工程、城市品质改善工程,深化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创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文明村镇创建全过程,将“孝老爱亲、崇德向善、邻里和谐”等传统美德纳入村规民约,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把“两创”融入学校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覆盖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把“两创”融入社会治理,更好实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推广“和为贵”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加强村居“和为贵”调解室规范化建设,推行“五老”调解、“平安周例会”、法治大讲堂等做法,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体系,推行用好“平心态、诵经典、读家训、评公理、和为贵”的“以儒促调五步调解法”,建设“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人民调解文化。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充分彰显孔孟之乡儒风雅韵之美。发掘萃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中的经典元素、标志性符号,统筹设计城市标识、标志物、标志色、标牌等,建立健全特质鲜明、充满趣味、易于传播的文化标识体系。突出公园、车站、广场、标志性建筑、干道节点等的文化景观塑造,推动文化标识体系在融入生产生活和传播推广中生动广泛呈现,提升城市识别度。突出“文化、水韵、美食”特色,高水平打造“尼山之夜”“太白夜游”“运河记忆”“济宁风味”等特色品牌,塑造“有颜值有内涵”的美丽街巷,打造“一条大河”“济宁印记”品牌。

    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和保护开发,培育壮大文旅融合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数字文化产业主体,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品、业态和消费模式。大力培育创意设计、短视频、IP 生产和运营、游戏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新闻出版、文化演艺、文化产品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提升文化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坚持“一盘棋”思想,优化文旅融合发展布局,提升打造山水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和绿色生态旅游带、红色文化旅游带。

    精准把握时代要求和受众心理,创新形式载体,切实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强化品牌示范带动,推广“图书馆+书院”、孔子学堂、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乡村儒学等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升“儒学原乡·文化圣地”、百姓儒学、邹鲁礼乐等文化品牌示范效应。发挥儒学社会组织、民间国学培训机构、学校儒学社团等的作用,壮大儒家文化宣讲团,广泛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儒学宣讲活动,推动传统文化走入生活、普及大众。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培育“两创”对外传播新优势。提升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高标准推进“尼山片区”建设,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加强与中央媒体及知名商业媒体的常态化合作,通过合办活动、定向宣传、广告投放、研讨交流等形式,建立“一盘棋”传播体系。借助海外成熟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精准定位传播地区和受众,提供符合国外受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本土化”表达,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为中共济宁市委讲师团)

 

当前:A3(2022年05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