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礼赞:海花沟
苗勇


 

 

 

李涛供图

    近三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几乎成了一“宅”男,哪儿也没去。今年“五一”前夕,妻子调侃说:“我们这对空巢老人(孩子在外读书)还是出去走走吧。”“到哪儿去呢?”脑子里突然蹦出“海花沟”。其实我对德昌县海花沟很陌生,近年难得的几次朋友小聚,好友赵思俭几次提起。我对他颇有好感,不因他是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更不因他是我老家——巴中总商会会长,而是他的人品和眼光。

    赵总都很认同的,我打心里便接受了,于是便邀约刚好在四川调研的北京拓维智库研究院院长王毅和他的助理邢煜芝博士一同前往。5月2日,我们便出发了。一路同载阳光,公路两旁深深浅浅的绿意流淌,空气是清新的,阳光是和煦的,让人从心尖汗毛都是暖洋洋的,整个人都是舒爽熨帖的。

    海花沟名符其实,既有成片、成规模的花园、花圃、花山,也有散落在山间、沟旁、路边的野花、无名花,满山满沟都是花,所到之处,目光所及,真是“海”的花,花的“海”。

    我们的第一站是海花沟大地公园玫瑰谷2号基地,到达时,这里已是游人如织,几十亩玫瑰花竞相盛开,有浪漫的红玫瑰、神秘的黑玫瑰、温馨的白玫瑰……缤纷花朵“描绘”出一幅绚丽斑斓的画卷,怒放的玫瑰让人目不暇接。

    从手指般大小的钻石玫瑰,到花茎20厘米的状元红玫瑰,都能在这里一睹其芳容。妻子在园子里来回穿梭,她深情地对我说:“整个身体沉浸在玫瑰浓浓的香味中,感觉自己好像玫瑰仙子了。”我说:“古人早就有感受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红玫瑰》:‘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妻子连连点头:“对,就这感觉。”

    邢博士是个爱花之人,她在花海之中徜徉,拍了不少照片,她连连感叹:“这里的玫瑰不仅漂亮,其香味也无与伦比,加上大片大片的连着盛开,在里面转上一圈都觉得身上沾满了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整个园子,有嗅花的,有拍照的;有漫步的,有狂奔的;有低吟浅唱的,有引吭高歌的;有萌的,有狂的……“快来看啊,这里的玫瑰花真美真香,之前就听说这里的玫瑰花很美,这一趟果然没白来。”来自西安的张女士一家自驾来此,眼前的玫瑰花海让他们赞不绝口。一位黑龙江的游客告诉我:“太过瘾了!视觉效果很震撼,特别漂亮,香味也很好闻。”一拨人陶醉得还未清醒,又一拨游客已接踵而至,我们不得不离开,赶往向日葵园。

    向日葵向阳而开,灿烂无比,片片柔嫩的花朵向四周延伸,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和金色的向日葵花海搭配起来,格外令人赏心悦目。邢博士问:“哪种花最能体现夏天的色彩?”王院长抢答道:“那一定是向日葵”。陪同的开元集团副总李涛接过话:“荷花色彩也不错”,他自豪地说:“我们打造了10多个花园,有仙人掌园、桃花园、李花园、杏花园……一年四季各有颜色。”

    令人最震撼的当数姑姑山上的“万亩杜鹃花”,遗憾的是,由于凉山州接连两次大火,全州封山,我们只好来到螺髻山下远观。李总多次表示抱歉,大伙儿都伸长脖子驻足遥望,李总像是弥补什么似的说道:“这里的杜鹃花不仅规模令人震撼,花的体态风姿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枝干遒劲;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刺……”讲得大家如痴如醉。

    海花沟最多见的是三角梅,热烈奔放。一路上到处都是,走近一看,娇媚的三角梅一簇簇憩在软软的枝条上,那一朵朵鲜红的花像小姑娘穿上红艳的裙子在摆动着柔美的腰肢。

    妻子喜欢种花,我家的阳台就种有三角梅,她以“专家”似的口吻说:“三角梅是由三片苞叶组成的,苞片柔如彩绢。那些花朵零零星星地散落在苞叶里,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没等妻子说完,邢博士也抒起情来:“三角梅是一种平易近人的花,她不经意、不夸张、不掩饰自己的容颜和品性,在芸芸众生的大自然里充满着勃勃生机,舒展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矢志不渝、坚如磐石的品质。”

    的确,三角梅倔强不受束缚,有旺盛的生命力,有敢向天空争自由、向大地要生存、向四周求发展的精神。

    人间四月芳菲尽,满园尽是鲜花开。在海花沟无论是驱车疾驶,还是驻足参观,看到最多的还是广袤田野上盛开着万紫千红的花,一丛丛,一簇簇,一朵朵,漫山遍野的黄橙红白青蓝紫随风摇曳,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据介绍,在海花沟口,百年以上的参天大树有100多棵。百闻不如一见,一见大吃一惊。我曾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大树,如此壮观的古树群还是少见,棵棵挺拔高大,粗壮笔直,几十米的身高,成百上千年的树龄,沉稳庄重,气宇轩昂,那气质、那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不思登大雅,惟愿送温馨”的大黄桷树。在小高镇的海花村与山的缓坡上,住着10多户人家,有一棵森林巨人——黄桷古树,树心的一部分已经空了,碧绿的青苔细密地覆盖着树皮,为它披上庄严的“王服”。遒劲的树身巍峨挺拔,筋骨凸显,枝柯交错,浓绿如云,给整个山寨添描上一层神秘深幽、如梦如幻的色彩。

    李总说:“这棵黄桷树龄有上千年的历史,树高几十米,胸围十多米,成年人要13人才能拉手围住……”

    遮天蔽日的树冠,洒下一片清凉,斑驳的树影下,人们在此搭建七八个摊位,卖着四季豆、枇杷……还有一辆载满农资的大货车停在树下,五六个汉子正在下货;躺椅上几位老者或躺或坐,其中一年龄大的眼睛微阖,姿态自在,脸上浮出悠闲安逸的微笑。

    我走过去,大声问一位坐在躺椅上的老人:“老人家,您多大年纪了?”

    老人道:“快100岁了”,接着他摇摇手:“别这么大声,我能听到,别把几位老哥子吵醒了。”老人把我给逗笑了。

    “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的核桃王。沿着蜿蜒曲折山路行驶七八分钟就来到第二棵大树所在的位置。车上李总介绍:“相传这棵树是1800年前彝人支格阿尔的60代孙亲手种下的,人称核桃王……”

    树干皮色粗糙而深沉,恢弘而古老,像画家笔下凝重苍劲的色彩,形状奇特,气势雄伟,虽有1000多年历史,但是树体仍生长健壮,树冠庞大,枝繁叶茂,至今还每年收获核桃3000余斤,个个皮薄个大,果仁饱满。

    王院长感叹道:“历经上千年风雨沧桑,核桃王仍以苍劲挺拔的雄姿,给人一种深邃悠远、酣畅淋漓的美感。”

    我玩味余秋雨先生对古树的一段描写“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说得多么透彻、明了。

    “树之于人,功莫大焉”的酸枣树。看完核桃王,我们沿公路蛇行而上去看酸枣树。

    酸枣树是一种常见的灌木,属李科植物,很难成树。酸枣树,喜光、耐旱、耐寒、怕涝,多生于山崖石缝和向阳山坡上。我老家山坡上就有不少酸枣树,树都不大,树枝上长着尖尖的刺,我们叫圪针,很锋利的,不小心碰一下,就会让人鲜血直流。

    环山而行的主路,虽不宽阔,却也还平整,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远远的,就看见这棵参天大树,有数十丈高,树冠也很大,像是紧张的战士屹立在悬崖峭壁间。

    从小山冈向下俯视,只见酸枣树生长在形如卧虎的观音巨石上,根似瀑布飞流直下扎入大山深处,树干粗壮挺拔,虬枝凌空,展臂摩云,枝叶如松似柏,好似山脚下撑起绿阴大伞,上面有几十只鸟雀飞跃、歌唱。

    我突发奇问:“酸枣树酸不酸?”

    邢博士说:“古树不像人,它从不炫耀自身的粗壮、高大,而将自己凝敛厚重、朴实无华和脚踏实地的风韵展现给世人,肯定不酸。”

    王院长说:“它以其历经的沧桑和厚重的历史承载了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整个进程,心还是酸。”

    邢博士反驳说:“人类之于古树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朝代更迭,树是人非。树千年葳蕤,万年长青,树不会心酸。”

    ……

    王院长、邢博士你一言,我一语,谈论得兴趣盎然。

    看完酸枣树,我们打道回府。海花沟古老又茂盛的古树风采,留给我们一行人几多诗意遐思。

    两天的旅游,最大的感受是自然、自然,纯天生天养。海花沟镶嵌在德昌“三山四水”(三山指螺髻山、姑姑山、长梁子,四水指马尿河、茨达河、锦川河和雅砻江支流)之中,整个沟巨型台地结构,一阶台地是宽展的河滩平原;二阶台地是村落人居、农田与山林相依;三阶台地逐渐向原始森林过渡……

    李总介绍说:“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每一阶台都相互看顾,又风景殊异。海花沟沟口海拔1300米,沟内植被覆盖率达95%,螺髻山最高海拔4359米……”

    螺髻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主峰直插云霄,形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而得其名。

    “夹岸新枝绿,潭边乱石闲;循声向绝顶,叠瀑落空山。”带着“向往”我们沿沟而上,经火烧桥、杉木村、海花村,走到水泥路的尽头,来到马尿河的源头。

    一下车,就听到匍然之声,循声望去,只见一股清泉从高高的山谷流下,一路跌跌撞撞,时不时激起一些浪花,在二坪子处形成一小潭,潭周边横七竖八布满大小不一的山石,千奇百怪,光滑洁净莹白,真是奇山生奇石,奇石俏百态。

    妻子和邢博士一下车就脱离队伍,跑到我们前面,早早到了潭边戏起水来。只见她俩高兴得像小娃娃似的,从这块石头跳到那一块石头,不时用手轻轻撩水,时不时双手捧着一捧似喝未喝,憨态萌萌,还自觉不自觉地摆出各种动作,不停地拿出手机自拍互拍……看着她们那陶醉样我不觉好笑。王院长忍俊不禁:“女人就是女人。”我接过话:“喜欢水是她们的本性。”“难怪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李总伸过头来,我和王院长抿嘴一笑,快步跟上李总。

    来到潭边,溪水叮咚,清澈见底,像蒸馏水一样清亮,远看一片绿,近掬一捧白。水中裸露的河滩石,全像人工洗过一般。你或随地而坐,或躺在洁净如洗的河石上,双手枕在脑后,眼睛再一次映照着蔚蓝的天空、游移的云朵……

    此行让人满意的除了地理环境天然原始外,还游得舒适,吃得生态。海花沟由姑姑山森林公园、长梁子文化遗址公园、螺髻山溪谷公园、海花沟大地公园共同构成。马尿河沿大地公园蜿蜒流过,时而舒缓,时而高歌猛进,时而清流萦回,一路扑跌,叠成10多个大小不一的潭,一潭一潭,一潭一奇,潭潭之间,水流或缓或急,或飞流成白练,或湍成绿绸,四周的景物倒映在月镜般的潭中,潭潭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王院长别出心裁,另辟新路,干脆跳下河滩,踩着大大小小的卵石,高一脚低一脚的前进,活像个孩子在做“跳房子”游戏,而且“跳”得熟练而精确,不时获得大家声声喝彩。随景而变,随便选几点,都会把你迷得“哎呀”不停地赞叹,真是一步一景 ,一景一步,景景撩人,但游玩中大家记忆最深的还是桑园的采摘。

    公园里有10多个采摘体验区,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樱桃、桑葚挂果时节,田边沟旁路边到处都是桑树,高高低低的桑树上挂满了桑葚。妻子和邢博士兴奋不已,随行的伍美女早为我们准备了装桑葚用的盒子、袋子,并亲自为我们做了采摘演示:“握住桑葚的底部,用大拇指轻轻一摁,听到轻微的一声脆响,OK……”她的话音未落,大伙已开始采摘。

    边吃边摘,吃吃摘摘,大伙嬉闹两个多小时后,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结束采摘,我们经园内长廊、步道, 来到观景台喝茶聊天。伍美女把刚摘的桑葚放在玻璃杯中,再捣腾些许桑叶,给每人泡上桑葚茶。嗅着刚制成的茗品,看着淡紫飘绿的桑葚茶,给人一种爽心悦目之感。

    谈起桑葚茶的作用,李总侃侃而谈:“桑葚性质温和、男女皆宜,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对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都有功效……”

    王院长喝了一小口道:“真安逸。”我接过王院长的话:“如果能在此有一套房子,品品茶、看看书、写点东西,那才真舒服!”

    李总似从他那大谈桑葚的功效中惊醒地回过神来道:“我们正在思考呢。”

    于是,我们讨论起了海花沟开发利用的问题来。我说:“自然出天姿,天地任自然,关键在自然。”

    王院长强调:“海花沟关注的问题,是人的生命成长问题,人们在此将开展一种面向未来的生活,把丰富的内涵投入到这种生活里,让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成长,得到净化。”

    “我们打算在31平方公里的广袤自然中加入一些别致的元素,沟里加入几条幽径,修些许供人们休憩的凉亭,在河上搭几座有趣的小桥……”

    “美国哲学家利奥波德认为‘当一切事情趋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王院长接过话。

    我说:“这就是海花沟新自然主义生活方式。”

    大家懵懂片刻,很快明白过来,不约而同喊道:“有味的海花沟!”

当前:4版(2022年05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