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家老屋筑有两个燕子窝,就在厅堂的东西两面墙上。起初,一对燕子从我家大门一侧的框洞里飞进飞出。每次,它们嘴里都衔着枯草茎、泥丸或树枝条。然后栖在大厅西面栋柱上端一凸起处,将嘴中之物粘附于木质墙面上。不久,墙面上便“长”出一个泥疙瘩,渐渐地,疙瘩不断向上、向外扩展,越来越大。没几天工夫,竟然筑成一个大鸟巢,乍一看,就像一顶倒扣着的灰绒帽子。
燕子窝的位置恰好在饭桌的正上方,时不时地有泥土与灰白色的鸟粪落下来,掉在桌上,甚至饭菜里。大哥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对准了燕子窝,要将其捣毁,让燕子们另寻他处。父亲见状,即刻制止。他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专吃害虫,筑巢之家定属和睦有福人家。原来如此,我们只好把饭桌挪位。不久,我家又飞来一对燕子,并在厅堂东面墙上筑了一个窝。
燕子窝筑好,其中一只燕子趴在窝内不动,应该是产蛋和孵卵,另一只燕子则外出觅食。之后,它们轮流孵卵,直至雏燕破壳而出。两窝小燕子出生后,我家屋内变得热闹起来。尤其燕子捕食回来时,小燕子们个个伸长了脖子,张大了嘴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待燕子将嘴里的食物一一喂给它们后,方才消停。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听燕子的叫声。每次放学回家,大人们还在外面干活,幽暗的瓦屋内冷冷清清,心中徒生几分孤寂。蓦然,窝内的小燕子一起欢快地叫了起来,屋里顿时有了生机,我的心情也随之豁朗开来。
几周后,小燕子羽毛渐丰,在巢窝边扑棱着翅膀,跃跃欲飞。可有一天,一只试飞的雏燕“啪”的一声掉在桌上,接着双眼紧闭,两腿乱蹬,一副异常痛楚的模样。我见状,无比怜悯,连忙将其托起,小心地抚摸。幸好,它慢慢睁开了眼睛,缓过来了。我搬来楼梯,把它放回窝里。很快,小燕子们便可单独飞行觅食了,个头和体形也与其父母近似,长幼难辨了。
也不知哪一天,家中的燕子悄然不见了。我知道,它们肯定是南飞越冬去了。顷刻间,失落、恻怅之感油然而生,且久久难以消弭。
从此,每年的春夏季,我翘盼着燕子的到来,它们也总是不约而至,在我家筑巢繁育后代,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每当见到它们,我都喜不自禁,如同重逢久违了的亲友。
后来,我们兄妹在外成家立业,父亲一过世,母亲也进了城。从此老屋闲置,燕子落家他处,就只剩下两只空巢了。
住在城里,当然难觅燕子的踪影,更谈不上在家筑巢了。不过,我城里的家对着公园,鸟鸣声倒时常不绝于耳。有一天半夜,我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吵醒。打开灯光,原来是穿空调管线的墙洞里有动静。走近一看,一只麻雀嘴里叼着一束干茅草,正探头探脑。哦!我明白了,它是在洞里筑巢,里面已有一堆茅草了。我赶紧熄灯,蹑手蹑脚回床睡觉,任由它去倒腾。
没几天,鸟巢筑好,麻雀产下4枚蛋。经过孵化,小鸟出壳,待能飞时,就在我房里的书桌边、窗台上跳上跳下,随性而自由,丝毫不避讳。有时,我盯着麻雀看,它也歪着头看我,像在与我交流。看来,它们一定明白我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