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奔跑
陈思安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何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6月1日,正值“六一”国际儿童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导则》)。《导则》提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坚持“儿童优先、普惠公平,安全健康、自然趣味,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的基本原则,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

    对儿童的善意和友好,彰显着城市建设者的温度、力量和远见。《导则》的发布,意味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向着更深更细更实更广阔的方向稳步有序推进。

    探索不停:

    从理念到实践,

    “儿童友好”方兴未艾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次提出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并于同年与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CFCI),明确政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应从儿童最大利益出发,为儿童提供必需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事实上,一座对儿童友好的城市本质上也是适合所有人栖身的宜居之城。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广东早早开展“儿童友好”的探索和实践——1996年,广州启动了“羊城小市长”活动,开创了儿童参与城市建设之先河;2015年,深圳率先探索建立儿童友好城市。2001年以来,深圳先后发布两轮儿童发展十年规划,是全国第一个将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纳入到顶层设计的城市,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纲领文件,提出“建立安全、公平、符合儿童需求、适应深圳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具有全球城市人本特征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总目标。更重要的是,深圳提出了“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这一理念,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这也成为我国相关顶层制度设计的重要原则。

    2010年,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起草《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目标与策略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制定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公共政策。此后,我国兴起“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

    2016年,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儿童友好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及研究,并于2020年1月发布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规范》(下称《规范》)。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并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列入重大项目,这对于我国儿童发展和城市建设来说,都有极大意义。

    6个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正式确立了今后我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政策指引。《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展望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今年6月1日,住建部发布的《导则》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各类建设中坚持使用绿色、安全、环保的材料,有效降低儿童密集场所安全灾害事故风险,增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尊重儿童向往自然、好奇探索的心理特征,将自然、艺术、趣味等元素充分融合到儿童友好空间中,为儿童创造安全、健康、绿色、快乐的成长空间环境。

    规划有了,规则也有了。那么,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如何落地生长?或者说,如何因地制宜,让城市建设更契合儿童需求?

    社区改造:

    以适儿化设计促进城市宜居

    社区是人与社会连接的基本单元,也是儿童进行社交、游戏、运动和接触自然最常使用的空间。只有实现社区的适儿化改造,才能从家庭生活端保障儿童接触自然、参与游戏的权益。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要“为儿童而设计”,其根在社区。

    为提升270万儿童和育儿家庭的生活福祉,北京在老旧社区改造实践中,将社区文化与儿童空间结合,不仅弥补了儿童空间的缺失,更体现了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北京石景山区广宁街道的高井社区因为临近冬奥组委所在地和其特有的冬奥文化氛围,被冬奥组委授牌“冬奥社区”。作为老旧小区,高井社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都需要更新改造,以此为契机,社区打造了冬奥文化健身广场,并将儿童游戏空间与冬奥冰雪文化相结合,运用冰山、冰块、冰雪等主题元素和游戏设施,营造沉浸式体验的冰川乐园。建成后不仅成为社区旱冰队的训练地,各种合唱团、老年模特队、曲艺表演等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儿童们也在广场上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冰山滑梯、趣味翻板墙、白色沙坑、蓝色秋千让他们流连忘返,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生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四川成都耕耘多年,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样本。2019年初,四川成都市妇联依托儿童之家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了儿童友好社区试点工作,以儿童友好促进城市宜居。

    成都市在2021开始实施的《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和《成都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彰显“全龄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气质,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2025年,实现品质为先、动态成长、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社区全覆盖,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为此,成都市各县(市、区)、各街道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幸福场景”建设工作。

    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设立儿童之家,内设儿童游戏、绘本阅读、妈咪宝贝屋等功能区;同时将文化活动中心小剧场、舞蹈室、健身室、书画室、声乐室等均面向适龄儿童开放使用,为儿童提供学习活动场地。此外,在社区小游园、微绿地、公园以及院落楼栋架空层等处,为孩子们参加各种自发游戏留足空间,满足儿童自由玩耍的需求。新都区桂湖街道新桥村,以绿色生态空间及农业生态文明为基底建设“儿童友好幸福场景”,打造了自然课堂、阳光大草坪、田园球场等方便儿童的活动场地。

    在活动开展中凝聚共识,在社区建设中落实法律要求,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人文关怀……成都“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脚步正在逐渐加快。

    四川省雅安市在新老城之间的水中坝岛上规划设计了熊猫绿岛公园,希望能为儿童创造专属的空间。公园以熊猫形象为IP,增强儿童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雅安是世界第一只熊猫科学发现地);为丰富儿童游戏体验,在空间营造上提炼了当地竹林、森林、水潭、丘陵、山峰、河流六种特色生境,使得空间充满趣味和变化;针对各个年龄层的儿童身体条件和心理诉求的不同,设置了体现年龄差异化的游戏功能分区,促进同龄儿童间发展社交能力。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海珠社区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投入大量资源,完善社区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妇儿之家、邻里之家、心理咨询服务室等阵地,打造“一小区一文化,一主题一特色”,开展科普创意、环保教育、防范侵害、儿童绘画等课程,营造儿童友好社区的环境。

    作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首个启动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镇街,南庄镇通过搭建家庭教育平台、创建“小南书房”亲子阅读品牌、启动“向阳花开”儿童保护平安成长计划等,并积极谋划一批富有本土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项目。依托镇内的省级“家教家风基地”,紫南村、龙津村两个省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紫南文化园等空间,南庄持续拓宽儿童友好空间,除了在硬件上增添适儿化设施,儿童厕所、母婴室、儿童专列等,还计划增添儿童讲解员,推出适合儿童收听、理解的讲解词,并开展适合儿童参与的文体活动等。此外,南庄还将结合美丽乡村、水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深入挖掘有南庄本土特色的儿童友好文化,在探索加强儿童本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的同时,改造适儿化空间,增加各村居儿童“微空间”“游戏角落”等适儿化建设,建立“15分钟内”儿童娱乐活动空间。

    重庆市在日前印发的《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方面内容,明确提出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结合城市更新加强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将社区儿童室内外活动场地纳入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范围。

    “一米高度”:

    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成长的需要

    “是否可以增设10岁以上儿童游玩的设施?”“是否可以给我们提供体验职业劳动的机会?”……5月30日,在广东中山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童高度 看城市”2022年中山市儿童议事会中,来自5所学校的14位儿童代表,面对面向多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就儿童就医环境、儿童公园设施、儿童食品和文具安全、公共场所母婴室、儿童如何提升劳动能力等问题发表意见。相关方面用心倾听了解孩子们的关切,积极回应其诉求。

    儿童不仅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也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参与城市决策的过程本身,将激发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培养自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以一米的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各方面,日益被城市建设者们提上重要议程。

    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较早开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城市。如今,近200个“儿童友好”资源已遍布该市。2021年,南京市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儿童民生观察员活动,全市1600余名儿童探访城市各个公共空间,围绕孩子们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孩子们的观察细致并充满了关怀和温暖。有40余份建议案被送到各部门,社区自然生态花园、农贸市场儿童自习室和彩色斑马线等建议案受到重视并陆续启动建设。”南京市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玉梅说,“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声音,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发声渠道,也促进了政府部门建设更宜居、更包容的城市。”

    “通过吸纳儿童的意见和视角,南京已经公布了一份城市儿童友好空间户外小微设施的规范图例,详细列出了对设施配套、空间、安全保护、自主参与等多个方面的标准设定,未来将会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王玉梅表示。

    在深圳试点建设的首个儿童友好街区福田区园岭街道,原先一块大约300平方米的绿地被打造成“百花开心农场”。“农场”内百花绽放,一角还有小朋友亲手打造的昆虫屋;翻新过的石材座椅被贴心地打磨成圆角;学校门前的斑马线,也涂刷成彩虹斑马线——这是200多名小朋友的集体智慧。

    5月26日,宁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点亮活动暨第九届家庭文化节在鄞州区万象汇举行,宣告宁波首个“儿童友好商圈”的亮相。早在开业之初,万象汇商圈便在1楼广场,室内的3楼、4楼商业层和6楼的室外空间打造了小象星球、天空乐园、儿童露天电影院等规模化的活动场地,能同时容纳近500人开展常态化的文教、亲子、展会等活动。在宁波市启动全域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后,商圈又贴合儿童友好需求,耗资90余万元对现有空间进行了改造升级。原本的商场会员中心被改造成了特色议事空间。目前该儿童议事会已吸纳议事智囊团成员5名、议事会成员15名。在周边小学的指导帮助下,该儿童议事会先后开展了“一米高度看商圈”“爱心衣服送给TA”等4场议事活动,探索了儿童和家庭视角的切入路径,完善了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

    《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城市发展中要建立健全儿童全方位参与机制,比如探索建立儿童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事务机制,畅通儿童参与渠道,涉及儿童的重大事项事先听取儿童及监护人意见,充分尊重儿童独立人格,保障其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等;“实施儿童友好工程,开展适儿化改造项目30个”被列入苏州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聚焦构建“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家庭生育友好、儿童产业友好”七大可持续发展的友好体系,宁波制定《2022年宁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16大试点单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步伐坚定,儿童友好、人人友好的城市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展开。

当前:A4(2022年06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