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县: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詹家斌  杨秀武

    今年以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广大乡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既“塑形”又“铸魂”。

    打造“五讲”内在之美

    整合“五讲”资源,明确“谁来讲”。组建由“专业骨干”“草根名嘴”“乡村五老”“民间艺人”等组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讲队伍,搭建讲诚信、讲法纪、讲奉献、讲科学、讲文明“五讲”众说平台。

    丰富“五讲”内容,定调“讲什么”。根据群众需求、诉求、要求,谋划、编制宣讲“主菜单”,通过“菜单式”及“需求+供给”服务方式把“五讲”内容灌输到群众心中。

    创新“五讲”形式,解决“怎么讲”。改变以往“课堂式”宣讲传统模式,创建“送戏+微宣讲”模式平台,采取一台戏及“五讲”“1+5”宣传形式,使“五讲”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

    打造“四比”人文之美

    以典型辐射,开展“最美家庭”创建行动。深化“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家庭”主题活动,开展比学习、比环境、比友善、比发展“四比”活动,打造学习之家、科普之家、艺术之家、书法之家等特色“最美家庭”。

    以制度统筹,建立健全长效整治管理机制。抓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侗族款约”制定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建设,推出“三层四季五好”“垃圾银行”“红黑榜”“积分制+励志超市”“八房共建”“志愿银行”等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以技能引路,建立“七个一”捆绑推进机制。立足家庭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坚持实行“一项就业技能、一个家庭产业、一个牵头领导、一个主抓部门、一个技术保障、一个资金支撑、一个销售门路”捆绑推进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板块。

    打造“三争”风尚之美

    实行“五级联动”机制,大力激发共管活力。推行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管护及乡对村、村对组、组对户监督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及农户参与“争当新型农民、争做幸福家庭、争创文明村寨”创建活动积极性。

    实行“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激发共创活力。将争当新型农民、争做幸福家庭、争创文明村寨融入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条款中,用村民自治方式监督“三争”创建活动落实落地。

    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大力激发共评活力。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严格按照精神文明建设考评体系对“三争”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执行“退出机制”,打破荣誉“终身制”。

    目前,黎平县文明乡风、和谐村风、纯朴民风、良好家风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一个个美丽、文明、和谐的新乡村在黎平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前:3版(2022年06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