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蜀道难”?“诗蜀”有奇观
——读许永强文史随笔集《诗蜀》
贺有德

    大学里学的是中文,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文史作品顺理成章成了最爱,一直到现在。先后读过知名杂文家游宇明和“湘辣三人帮”之一的刘诚龙的文史随笔,非常喜欢。就其文风而言,前者温文尔雅,以有温度的文字讲述有温度的故事暗含有温度的哲理;后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正经”的背后有深意在焉。就其篇幅而言,前者多为1000余字,后者2000余字,每次读完意犹未尽。

    直到遇见 “诗蜀”系列,才觉别开生面,酣畅淋漓。

    这个系列,先后在多家报纸整版推出,篇幅大多3000至4000余字。可陆陆续续发,陆陆续续读,美则美矣,却不连贯不系统,缺少了整合效应,是为美中不足。今年5月,“诗蜀”系列结集成《诗蜀——入蜀诗人的心灵解码》(下称《诗蜀》)出版,了却作者一大心愿,也了却读者一大心愿。作者许永强行文走笔从容不迫,典故风物信手拈来,《诗蜀》中的篇什,文风与游宇明近似,虽无刘诚龙的嬉笑怒骂,却也绵里藏针,只是不显山露水,而其“心灵解码”极具独创性,堪称一绝。

    蜀地肥田沃土,众所皆知的“天府之国”,大汉皇叔刘备在此以成帝业;然地处偏僻,路途艰难,“诗仙”李白在其名篇《蜀道难》中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入蜀则是“畏途巉岩不可攀”“使人听此凋朱颜”,甚至感慨——“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可这大地上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大唐到晚清,一个特殊的群体——诗人演绎了一个特殊的现象——“诗人入蜀”,诗人们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时间里入蜀,蜀地不仅引得诗人们诗兴大发,而且“文学创作更上层楼”。

    然而,随许永强走进《诗蜀》,逐篇品读才发现:令人称奇的,还有《诗蜀》中让人耳目一新的“三大创新”——

    一曰选材创新。

    晚清时期,蜀地两大才子李调元和赵熙在其诗文当中曾有这样自豪的说法——“自古诗人皆入蜀”,清朝诗人宝廷和近代诗人陈衍也曾谈及“从古诗人多入蜀,前有杜高后黄陆”“古来诗人每入蜀,少陵玉溪及放翁”。“诗人入蜀”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特殊题材的新颖甚至新奇,足见作者独特的眼光。

    对“诗人入蜀”这一特殊现象,对“入蜀诗人群”这一群体,虽然由来已久,但鲜有人对此进行系统而深入地评述,更别说系统而深入地“心灵解码”。许永强的《诗蜀》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从这一数量不小的特殊诗人群体精心遴选32位,大量引用或者化用其诗其文,每一篇超20处,不仅诗文量大,而且含金量高。

    更让人称奇的是:《诗蜀》的出版与今日四川文化建设无缝对接,堪称纸上的历史文化地标。

    二曰行文创新。

    《诗蜀》为“入蜀诗人群”的32位诗人树碑立传,精心选材,精心构思,不说字字珠玑,绝对篇篇精彩。

    “好看”,在其行文创新,从“面”到“点”,从“点”到“面”,巴山蜀水般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全书是“面”,每一篇是“点”;每一篇是“面”,每一节是“点”——大处小处,无不精心布局。

    每一篇皆以诗句为题,或引用,如王勃篇《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即引用其《麻平晚行》尾联,卢照邻篇《风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即引用其《还京赠别》首联;或化用,如高适篇《天下人人皆识君》即化用其“天下谁人不识君”;或自作,如李洞篇《酷慕贾长江,松雨蜀山辉》,贯休篇《暮年逢盛世,归宿在成都》。大标题如此,小标题亦如此:每一篇三个小标题,小标题皆用诗句,或引用或化用或自作……诗人成群,诗句精彩,诗情勃发,诗性流露,诗意浓郁,在巴山蜀水,天人合一,水乳交融。

    每一篇对每一位入蜀诗人的人生际遇、蜀地行踪、诗歌创作全方位“扫描”,作者不只是花了大量时间,更耗费了不少精力,博览群书之外,还得“入乎其内”,记述行踪简明扼要,“心灵解码”又得恰当精准,难度到底有多大?如鱼饮水,唯有自知;而作者竟然是在四年时间内完成的,不得不惊叹其速度,惊叹其才华。

    在如此大美的《诗蜀》之中徜徉,物我两忘,流连忘返。

    三曰角度创新。

    文史随笔总是“大同小异”。从大处看,作者以敏锐的眼光,从现实回顾历史,从历史回归现实,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某一契合点,打通历史与现实,引发读者深沉的思索,了悟深刻的哲理,从中大受益;从小处看,因为作者的经历、作者的底蕴、作者的胸怀、作者的眼界有别,心中所思、笔下所写也因此而不同。“大同”无需多言,“小异”最见智慧与灵性。

    许永强的《诗蜀》正是如此——“心灵解码”新潮,以此解读唐宋元明清32位诗人入蜀之后独特的生活经历,注重诗人们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如此“奇招”,不得不说,别开生面,独树一帜,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心灵解码”,不是作者自言自语,冷冰冰的“导游”式的解说,而是随着诗人们的经历或者行踪,大量引用或化用其所作诗文来解读,与之同喜,与之同悲,入情入理的温情,彰显了作者极不寻常的文化底蕴与悲悯情怀。

    “诗仙”漫道“蜀道难”,岂知《诗蜀》有奇观。“诗人入蜀”,流连蜀地,必感慨系之;作者立足现实,穿越时空,一路“心灵解码”,亦感慨系之;读者开卷阅读,随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尤感慨系之……

当前:4版(2022年06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