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体系 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赵立平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为抓手,聚焦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整治等重点工作,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民主体作用,全方位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创新“一个例会”,重大事协商定。焕发村民自治的主体力量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最有效方法,零陵区将原有的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拓展升级至乡村振兴月例会,推动村级事项协商定,实现“三个改变”:一是清单管理,让基层权力由“任性”变“规矩”。零陵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梳理制定防返贫监测、产业资产、村庄规划等8项清单,制定“微权力”清单30余项,每月召开“月例会”进行议事协商,消除权力“任性”的空间。二是建章立制,让工作开展由“无序”变“有序”。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村级工程项目管理、村民议事等十余项配套制度,确保每一项权力行使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抓实“一个调解”,纠纷事靠前调。零陵区探索矛盾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推动预防纠纷“第一道防线”与解决纠纷“最后一道防线”有效衔接。一是责任落实在前。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政治责任,建立“党委领导、政法牵头、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诉前调解体系,变事后维稳为事前维权。二是平台搭建在前。整合公检法司、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资源,建立区、乡、村三级诉前调解网络体系,建成区调解中心1个,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9个,镇(街道)级调解站16个、村(社区)级调解室334个,实现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变群众多头申诉为政府一站受理。三是纠纷调处在前。突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作用,探索建立“政法五老”+好邻居、志愿者、新乡贤+9个行业调解委员会等调解模式,推行诉前双向分流调处,变立案受理为诉前调解。截至目前,诉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00余件,取得了维权减累增速、司法减压增效、百姓减访增和的效果。

    健全“一个网格”,村民事村里做。零陵区充分发挥网格的“触角”和“探头”作用,把乡村治理工作压实到第一线、最基层,做到“三个一”,实现村民事村里做。一是推动“一网贯通”。整合党建、综治网格,以每个网格120户农户、15名党员为基准,将全区乡村划分为926个网格,把“人、地、事、情、组织”纳入其中,梳理网格事项30类111项,下放就业、医疗、养老等48项重点民生事项,做到“多网融合、一网通办”。二是架起“一座桥梁”。投资2.3亿元完善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职党员进村社活动,做实提出一条好建议、实现一个微心愿、帮办一件实事等“十个一”志愿服务,及时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架起了“一有求,众呼应;心相近,一家亲”的民心桥。三是打通“最后一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网格员、“政法五老”、新乡贤、村辅警等力量,组建万人网格服务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定好“一个民约”,民俗事文明办。围绕乡风文明建设,零陵区大力推行“一约四会五星”。“一约”定新风,将村规民约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将村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项,变成通俗易懂的“美丽约定”,确保约出“好风气”,乡风文明持续向善向好。“四会”睦乡邻,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为主线,开展“好乡风 大家议”等道德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21年以来协调处理邻里纠纷3380起。“五星”创典范,坚持先进带后进,每年评选一批“五星级文明村”“五星级文明户”,以先进典型引导百姓崇德向善,2021年评选文明村30个、文明户612户,推选“零陵好人”20名。

 

当前:B3(2022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