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
——记第十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候选人、南充市千佛镇关工委执行主任李华林
本报记者 漆世平


    

    带领50余名老同志组成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织起一张关爱之网;让300余人次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行走的讲堂”上70万字的讲稿,3万余公里的摩托车行驶里程……这是年逾古稀的李华林用行动书写的答案。

    今年74岁的李华林是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千佛镇小学退休教师,自2008年任千佛镇关工委执行主任、千佛片区关工委联络员以来,他始终履行“一生誓为下一代”的庄严承诺,用行动践行着“五老”的职责使命,以夕阳之躯托起祖国的朝阳。

    退而不休

    投身关爱事业

    2008年8月,当了39年教师的李华林退休了。长期患有心脏疾病的他放不下千佛镇的孩子们,不顾身体病痛的折磨,毅然留在那里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家庭、学校和关工委的任务,更是涉及全党和全社会的大事。”李华林说,他是人民教师,也是一名36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退休了,仍愿把有限的精力倾注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上。

    李华林刚担任千佛镇关工委执行主任和片区关工委联络员时,千佛镇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还比较少,李华林一边积极争取片区党委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支持,一边动员热心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老同志。在李华林的积极动员下,50余名老同志加入到千佛镇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他们中有像李华林一样的退休教师,有退休老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也有民营企业负责人、企业退休人员等,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组建了“特困救助”“法治关爱”“心理健康咨询”等分队,精准关爱片区内的青少年儿童。与此同时,在千佛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李华林结合千佛片区的实际情况,健全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千佛镇关工委工作实现了从有到实、从实到优的良好局面。

    在李华林的办公桌上,整齐堆叠着一大摞资料夹,泛黄的纸张上是密密麻麻的字迹。14年来,不熟悉智能办公设备的李华林,整理资料、撰写心得体会都全靠手写,这些手写资料的背后,便是他14年来工作足迹的见证。

    在“写”得扎实的同时,为了精准掌握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生活状况等第一手材料,李华林的足迹遍布千佛镇的各学校和村社,哪所学校哪个班有困难学生,哪个村子哪户家庭有留守儿童,他都摸得清清楚楚。

    用心用情

    关爱青少年成长

    在担任教师的39年里,李华林见到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不起书,这常常让他夜不能寐,那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那一双双渴望读书而无助的眼神,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后,李华林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尤为关注,他挨家挨户地摸清了片区青少年数据,建立了“五失青少年”“困难学生”“问题学生”“留守儿童”等系列工作台账,除了为孩子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关爱经费外,他还广泛争取社会资源捐资助学、扶危济困。

    去年8月,千佛镇小保宁村的小颖(化名)考上了大学,但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长期跟6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她,因家庭经济困难凑不齐学费而愁眉不展。李华林在一次下村走访途中了解到小颖的情况,当即转道来到她家,在听说小颖还差近2000元的学费时,他立即与千佛镇一砖厂负责人联系资助事宜,并签订了助学协议,同时考虑到小颖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李华林又联系千佛籍民营企业老板,为小颖争取到每年共计6000元的资助金。

    令李华林感到欣慰的是,小颖在学校不仅积极争取入党,当了学生干部,还热心参与公益活动。今年教师节,小颖给李华林发来微信:“感谢李爷爷的帮助,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尽力去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弟弟妹妹。”

    除了小颖,李华林还关爱和帮助了许多困难儿童,14年来,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李华林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中挤出3万元捐资助学,同时募集社会助学资金60余万元、衣物近百件(套)。这些孩子在他的呵护下,有的已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满怀期望奋斗在求学路上,有的在学有所成后成家立业尽己所能地回报社会。他们每每提起李华林,总会亲切地称呼一声“李爷爷”。

    “只要孩子们能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我的付出就有价值。”14年来,李华林始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当成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来做,他说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讲台上,只要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他就觉得饭吃得更香、觉睡得更甜。

    老骥伏枥

    办起“行走的讲堂”

    李华林深谙宣传宣讲的重要性。他组织成立了千佛镇关工委“五老”宣讲队,先后走进学校、农村、社区、敬老院等地,以党史学习教育等为重点,讲好党的方针政策、红色故事、传统美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李华林对精准扶贫户和低保户进行感恩教育和扶贫先扶“志”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一边组织“五老”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组织大家捐款捐物;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他带领关工委老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以自己的言行影响身边的居民……李华林常年骑着一辆摩托车,揣着手写的讲稿,摩托车停在哪里,哪里就是人声鼎沸的思想教育讲堂、乡风文明讲堂、政策宣传讲堂,也是令他孜孜不倦的“行走的课堂”。

    14年来,李华林撰写的各种宣讲稿件70余万字,开展宣讲500余场次,受教育的青少年和群众3万多人次。14年来,李华林换了3辆摩托车,驾驶摩托车行驶里程3万余公里,见证了发生在千佛镇特别是农村青少年身上的喜人变化。

当前:2版(2022年10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