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劲起,美丽乡村入画。龙泉驿区山泉镇桃源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以东的龙泉山脉中西部,地处国家AAAA级景区桃花故里核心区域,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和厚重的人文资源,桃源村大力推进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文明创建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融,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文明创建
扮靓乡村“颜值”
雕梁画栋、灰瓦白墙,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美丽庭院、文明彩绘,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金秋时节,依偎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怀抱中的桃源村,犹如一幅意蕴悠长的水墨画,别有一番景致。
近年来,桃源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为抓手,坚持共建共享,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全力提升村域“颜值”。
持续塑造乡村环境新容貌。成立村组保洁队伍,每日开展垃圾清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动员村民做好房前屋后环境改造;常态化开展“最美院落”评比活动,共建共享文明乡村新格局。
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新场景。全村植绿增景170余亩,打造小游园及“微绿地”等景观节点28处、“桃源时光轴”“印象桃源”等街心花园11个,建成桃花故里生态旅游环线3条近1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2%。同时,聚焦优化教学资源,引进翰笙东篱学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深度融合”的教育新方式。
全面夯实文明实践新阵地。桃源村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统筹整合、统一规划,在功能布局等方面既考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标准性,又充分考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群众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合二为一”的桃源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桃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落地建成后,一场场独具特色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活动从这里走进群众身边、浸润群众心灵。
◇ 文明创建
涵养乡村“气质”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丰富乡村内涵、打造品质乡村至关重要的一环。
构建治理新格局。聚焦桃源村地域广、人员散、无门禁等问题,依托“微网实格”工作机制,探索实施“小散居、大院落”特色基层治理模式,按照“区域邻近、自愿组合、居民认可”的原则组建院落共建组织并推选院落管家,切实构建“一院一长”的治理格局,真正推动治理力量落实到每个村组、每户群众,有效破解乡村院落治理难题。
培育文明好乡风。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助推“乡风更文明”。同时,组织志愿者定期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倡导群众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争做新时代文明新风的践行者。
◇ 文明创建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春赏桃花、夏摘蜜桃……自20世纪80年代举办首届桃花会以来,龙泉山桃花逐渐声名远扬,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已成为成都市民与春天的美好“约定”。在文明之风的吹拂下,桃源村的“桃花经济”如花朵一般越开越艳。
文明创建推动产业发展。2021年,桃源村依托“党建+旅游+民宿”平台助农销售农产品20余吨,帮助水蜜桃果农户均增收20%;收储村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出租给民宿业主、集团企业等承租方,助推村民增收,增幅达50%,辐射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桃源村的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民宿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加速发展,仅2022年上半年已吸引游客104万余人(次),产业收入突破3900万元。同时,桃源村积极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0余亩,研发“桃花蜜酿”等桃文化高品质衍生产品,探索“露营基地”等新兴业态,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产业发展助推文明提升。“我走过许多地方,最后被桃源村的人和景打动,选择在这里打造我人生中的第一家民宿。”半山归墅创始人姚双是最早的一批“新桃源人”,在将新的民宿经营理念带到桃源村的同时,“新桃源人”也积极参加辖区治理,助推桃源村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随着旅游业和民宿产业的发展,桃源村还招募本地村民、外地民宿业主与游客、在校大学生、文艺工作者等200余名志愿者,组建桃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桃花红志愿服务队”,志愿队下设“党旗红”“惠民红”“少年红”“产业红”等8支小分队,切实服务村民与游客,助力景区发展与产业振兴。
如今的桃源村治理有序、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通过全面促进农旅融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