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光而生,向光而行
仇士鹏


    

    “沐光而生,向光而行”是央视网在今年五四青年节,致每一个中国青年的问候。前些天,我也回眸了我这十年来的上下求索。我想,我是从两个方面践行着这句话,分别是在写作中感恩社会和在科研中回报社会。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不识字,从我记事起就靠蹬三轮车养家,今年已经64岁了,还在尾气与汽笛声中奔波。他帮别人搬了多少次家,头上就有多少白发。后来,为了省下理发的钱,父亲干脆直接剃了光头。

    我曾经有一个哥哥,可惜在他11岁的时候,因为淋巴癌不幸去世。母亲在四十多岁高龄时,生下了我。但在我15岁的时候,母亲也撒手人寰,只留下我和父亲相依为命。

    虽然命途多舛,但正所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亲友们鼓励我时曾说:“等你学成归来,才能帮助更多像你一样的寒门学子。”这句话让彼时已无心学习的我心中一震,突然就看见了前方被照亮的道路。那一天,一只蜗牛从壳里钻了出来,一棵梭梭树在沙漠中伸出了根须。后来,我把它写成文章,发表在了报纸上,我希望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能明白在命运的颠沛流离中也不要放弃理想和信念,为了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矢志不渝地跋涉。

    在多方的资助和帮扶下长大的我,从少年时代就感受党恩国祉,于是把寒泉之思化作青衿之志,希望用文字展现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礼赞新时代的新气象。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到文明城市创建,十年来,我用文字记录着各条赛道上一位位平凡又不平凡的小人物,捕捉着人们心中的那一抹光,感触着它的温暖、明亮、坚韧与纯粹。而我也被这些光浸润、充实,渐渐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和追求,知道了什么才是让人热泪盈眶的光荣与富有。

    今年,我获评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荣誉称号,老师说,这是对我三年来用心思考、用眼观察、用笔书写,提交出的有志气、有修养的青春答卷最好的肯定。我也将继续以笔写心,向光而行,让文字生出更馥郁的清香。

    当然,感恩的目的是回报。在写作的同时,我还做着科研项目。

    今年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有一位水利人庄稼,他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两千多个规划设计项目。他是我的榜样,我想像庄稼老师一样,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我愿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踔厉奋发,胸臆间翻腾着无限的激情。我期望自己尽快成为一名能挑大梁的技术型人才,也期望能尽快实现那句话,“等你学成归来,才能帮助更多像你一样的寒门学子”。

    站在光里的孩子,会成为站在光后的大人。开满手掌的玫瑰,会让沙漠的眼角涌出晶莹的泉水。

 

当前:4版(2022年1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