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课间玩闹时将垃圾桶倒扣在小明头上,小明家长得知后,要求学校处理欺凌者,让小强家长当众道歉并承诺管好孩子,学校赔偿治疗费用。然而,老师却认为这只是同学之间的玩笑,家长诉求未果,上网发帖后引发舆论关注。类似问题,现在有了“标准答案”。近日,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了2.0版本《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明确学生欺凌认定的四个要素、五个常见形式和常见领域、八种常见错误观念等,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防治校园欺凌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敏感点和校园安全治理关键点。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教育、公安、检察等职能部门和学校、家庭、社会等都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现实中对校园欺凌的认定标准不明确、缺乏权威中立的第三方居中裁定、学校和老师作出的判断家长不认同等,导致精准科学防治校园欺凌面临认定难、处理难等问题。同时,在部分家长、学校和教师中,还因为认定边界模糊、处置认识不足等,对校园欺凌缺乏科学定位和辨别,一些带着欺凌性质的行为,在人情化干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式处理以及“碍于脸面”“教育为主”等处置思维下,处置方式不科学,处置结果不到位,达不到防治和警示效果。
事实证明,科学防治校园欺凌,要在精准识别欺凌行为的基础上,对校园欺凌的处置依法制定科学的流程程序,这样才能让未成年人保护和精准防治欺凌发生有科学化的、法治化的处置依据和规范性的处置行为跟进。
防治校园欺凌不仅体现于个案的精准处置上,科学的防治更应体现于事先防范和事后善后到位上。科学预防到位,才能从提升学生法治观念、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构建和谐校园人际交往氛围、科学化解人际交往矛盾等方面,防患于未然,让校园欺凌变事后处置的被动为源头预防的主动。同时,依法精准识别和处置校园欺凌行为,最终落脚点不是就事论事、就案而案裁决处理,而更应该从以案释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角度面向所有师生重构健康成长氛围、科学规范成长行为并最大程度削减和消除欺凌后续危害。从这个角度而言,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清晰界定了学校、教师、家长如何防治学生欺凌、学生如何应对学生欺凌,并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附则,便于查阅使用,这种将防和治融为一体、体现规范操作、精准防治融合的制度设计,不仅体现了从防治角度甄别定性意义上的“划定边界”、更体现了从预防、处置、善后治理角度的科学“划定边界”进而精准善治而为,不仅体现了科学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教育善治思维,更体现了精准化预防和科学化处置善后的教育人性与智慧。
当然,科学防治校园欺凌,教育、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职能部门都是不可忽略的防治主体和主角,也需要相关干预力量的共防共治。但相对于源头预防、行为防范、主动预防、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与个体成长困境以及损伤消除而言,身为未成年人群体的学生更是不容忽视的主体和重点。最理想的防治校园欺凌境界,是学生能形成与成长相适应的法治观念、能正确对待校园人际交往行为、能科学评价和选择行为方式、能科学化解或者寻求科学途径化解校园人际交往矛盾与困境等基础要素的构建。因而,有了《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手册》仅仅是第一步,让学生参与防止校园欺凌“划定边界”的完善、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矛盾化解与欺凌处置,这些也是科学防治校园欺凌必不可少的支撑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