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理健康
着力化解心理疾病
曲征

 

    教育部为健康学校建设所列的“任务单”指出,学校需建设规范化的校医院或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健康教育体验室等学生健康促进场所。

    学习负担过重,学业成绩不理想,父母的过多干涉,生活中遭受挫折难以解决等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陡增。而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觉醒、表现欲望强烈、情绪容易冲动的时期,此时的各种压力以及常被忽略的现实,极易转化为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又极易导致其他问题发生,形成连锁反应,不仅影响学习,还会波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甚至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前景。

    作为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笔者发现,几乎每一届都有性格内向、孤独甚至孤僻的学生。他们很少与人进行深入的思想沟通,却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一旦学习成绩落后,就会产生心理落差,直至心理状态失衡,轻者会出现入睡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障碍,重者会出现精神恍惚、心情焦虑、心理承受能力差、师生关系紧张、校园欺凌不断上演、遇到挫折可能轻生等,细究起来,这都与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关。

    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小觑。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小学生抑郁、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尽管有关方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一方面,部分学校忙于提升成绩,提升升学率,而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抛到脑后。有的学校既没有心理辅导教师,也没有心理咨询室,更没有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以及情绪宣泄室。即便有心理咨询室,也仅挂一块牌子充当门面;即便有心理教育课程,也仅挂在课程表上“作作秀”,常被其他“主课”侵占。一些学校常常搞高考、中考誓师大会,也常常邀请考试“状元”传授“提分秘籍”,却基本不邀请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来作报告,搞活动。

    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精神情绪方面的障碍,不少家长不以为意,有些家长还讳疾忌医,羞于谈及。这就造成学生的心理疾患就诊率极低。没有课程、没有师资、没有咨询室,再加上教育者以及家长不予重视、无暇顾及,导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仍然较为严重。须知,心理问题不同于身体疾患,心理一旦出现问题,要彻底康复并不容易。

    如今,教育部推进健康学校建设,要以硬性规定、一票否决的评价方式,倒逼学校必须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还要配备情绪宣泄室。同时,要放眼长远,做好心理教师师资培训工作,编写好心理健康教材,规划好心理健康课时安排,为避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成长盲区”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广大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

 

当前:B4版(2023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