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蓟面,永远的乡愁
马小江

 

    我的家乡在渭水北岸一个偏僻的村子。20世纪70年代中期,物资匮乏。开了春,正是青黄不接时,除了小麦与油菜这些田里的主角,各种野菜作为配角,在经过几场春雨的滋润后,也不甘寂寞,一茬茬“呼啦啦”从地下冒了出来。田间地头,有叶面光滑、全株含着白色汁液、捻烂便会沾手的苦苣;有枝干带刺、叶片碧绿的枸杞芽……这些野菜就成了人们竞相采摘的对象,与家里有限的粮食搭配在一起渡过饥馑。

    在野菜蓬勃生长的季节,在田间地头、马路边、塬坡上,不知何时,一棵棵刺蓟悄悄拱出了地面,先是露出一片片长着蛛丝绒毛般的小叶子,嫩嫩的,绿绿的,一簇簇,它们毫不起眼,却默默地装点着家乡的大地。过上不久,它们也会从叶子中间长出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叶子边沿的小刺也渐渐变硬扎手。这个时候,母亲常说:“趁着刺蓟正嫩多挑些,现在是吃刺蓟面的好时机。”

    出了门,到处可见提着竹笼、拿着铁铲挑挖刺蓟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人们不失时机把这些能够下肚的东西纷纷采回家,择洗干净,用刺蓟做绿面,那种独特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擀刺蓟面是母亲的拿手活。她先把挑回来的刺蓟洗干净,放进开水锅里焯一下,然后捞出来,接着开始和面。和面时,母亲把刺蓟和面粉一点一点放在面盆里,用手掌使劲搓成干面絮,然后再和成面团。这一过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首先,面必须和硬,这就要把加水的量拿捏好。其次,因为面硬,就必须使劲揉,要是揉面的功夫不到位,擀出来的面条就不好吃,影响口感。再者,刺蓟的绿汁也不均匀。尽管母亲身体较为瘦弱,但每次和面与擀面都毫不马虎,不惜力气。经母亲之手擀出来的刺蓟面颜色绿、色气正,嚼起来筋道、口感好,让我们一家人百吃不厌。除了我们一家,村里的乡亲几乎都爱吃刺蓟面,因为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似乎再找不到比刺蓟面更好吃的东西了。

    岁月的车轮无情地碾过多少个春夏秋冬,不知不觉间我已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每当春天来临,我或到屋外散步,或徜徉在田间小路上,看见身旁脚下一棵棵绿莹莹的刺蓟迎风起舞,往事便在眼前一幕幕闪现。刺蓟面啊,散发着缕缕清香,激活了我的味蕾,充盈着我的回忆,曾经让我饥肠辘辘的童年得到温饱和欢快,那种苦涩伴随着香甜的日子,一直再现于从童年到中年的梦中,是我内心深处永远也抹不掉的乡愁。

 

当前:A3版(2023年06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