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企业舆情管理浅谈
◎ 刘靖轩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形式和类型更加多样,通过互联网,立足于智能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面向社会大众进行信息传播,能很快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新媒体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及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具体到企业的舆情管理,新媒体不仅有效拓宽了企业原有的舆情管理渠道,还提高了舆情管理的效率及速度。

    舆情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舆情是“企业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企业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公众所持有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等。企业舆情包括舆论和公众对有关企业的任何话题的讨论、报道和反映。对这类舆情实施一系列的应对、控制等工作,就是舆情管理。

    和一般的企业管理工作有所不同的是,舆情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舆情管理对于媒体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对于个性化媒体的依赖性更大;二是舆情管理的受众人数持续增加,这就意味着,舆情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或者说需要面对的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在这种以受众作为主导的信息交互渠道中,舆情管理就由原本的主动变成被动,大众则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三是舆情管理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或者是音频资料,只要能在网络传播,就满足了新媒体背景下的企业舆情管理要求;最后一方面,舆情管理的特点还在于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因为在网络空间中,用户可以获取信息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样也在持续加快,想要迅速减少负面影响,就要求企业必须实施更加高效率的舆情管理,在第一时间面向大众传媒进行公关。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顶层设计

    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说,只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才能加快推动舆情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企业领导不能把发展目光只局限于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是需要有重点地向下转移,逐渐把关注重点从眼前可以取得的利益,倾斜到未来能够获得的市场效益和口碑信誉上,通过打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企业的口碑能在口口相传中被更多人所了解,在市场中能树立更好的形象,才能招揽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为此,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现有的组织领导机制,也需要增加企业在新媒体舆情管理方面的经济投入。

    举例来说,在进一步加大经济投入方面,企业需要形成专项的资金使用规划和项目编制书,专门针对舆情监测的技术手段,进行设备采购和系统开发。说到舆情监测,建议通过五大要素分析来进行,这五大要素分别是——分析舆情是否和企业有关、分析舆情是否存在、分析舆情的正面性和负面性、分析舆情是否具有热点性、分析舆情的传播途径。

    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无论是对外进行市场营销时,还是进行品牌塑造和形象树立时,都需要强调新闻宣传部门的重要职能,和新闻媒体要搞好关系,第一时间了解并处理各类负面舆情,特别是在舆情公关过程中,要强调时效性,应当确立一岗双责的管理机制,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承担舆情管理责任,他们不仅要对当前的生产和经营负责,也要对企业的舆情管理工作负责。

    健全管理制度,发挥制度优势

    建立健全组织机制,是加快推动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关键,也是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托。当前有的企业之所以存在舆情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就是因为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舆情事件一旦出现,很难有一套规章制度作为指引。所以企业要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

    首先建议企业确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一般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新闻宣传部门的分管领导作为发言人,要求发言人在面对舆情时能够处变不惊,能够以比较权威和客观的态度,尽可能地在公众面前进行解释和说明,主要方式有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者利用抖音等平台进行短视频拍摄,以起到第一时间回应公众诉求的效果。

    其次需要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因为舆情本身就是信息在扩大和发酵以后所产生的传播性问题,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事情的具体进展和过程全部公之于众,使得谣言无所遁形,也让人们的部分疑虑彻底消除,所以建议企业在大型网络社交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公共账号,尽可能在这个账号上经常与网友进行沟通,共享企业的新政策和新的市场发展方向,促进企业和公众之间的良性反馈机制形成。

   构建专业团队,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作,舆情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又提出了更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不仅涉及企业的日常管理经验,也涉及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在新媒体背景之下,要想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实施舆情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具备更强的新闻宣传能力和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建议企业内部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有关舆情管理的知识,特别是要提升新闻宣传部门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让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

    特别是,在学习和熟悉各类舆情监测系统方面,从陌生到熟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对舆情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分析的过程当中,需要透过数据去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着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才能形成事前舆情管理的良好态势,也为企业接下来的舆情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前瞻性决策与建议。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闻中心]

当前:B2版(2023年08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